第15章 不求最好隻求最貴(1 / 2)

林無攸不敢相信當著眾人的麵,竟然發生了一場……勾引。

他應該可以這麼形容那個“動作”吧?

目光投向正對麵的關梓琳,對方畫著清淡的妝容,唯有一抹紅唇似綻放的薔薇花。

“林導,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吧?”她明知故問,語氣中是滿當當戲謔。

林無攸:“……沒有。”

在場的人各個是人精,自然看得出兩人發生了“愉快”的小插曲,他們並無阻止的意思,甚至沒有出言調侃,大多習以為常。

薑聞催了句:“趕緊給我們找個地方坐,我可不想在大中午傻乎乎地站在太陽下。”

馮曉剛一邊吩咐副導演取戶外椅來,一邊在心底嘀咕,你也知道太陽曬,那為什麼一定要他去接人?

葛悠和關梓琳識趣地告辭,給三位導演留出交流空間。

說是“空間”,其實隻是一把彩虹花紋的大太陽傘下的陰涼地,現在已然有了一把椅子——屬於本劇組導演的導演椅,即馮曉剛的專屬座椅。

副導演取來兩把戶外椅,薑聞接過後順手往屁股底下一塞,金秘書卻搶先林無攸接過,掏出消毒噴霧,將椅子從內到外消毒個徹底,然後才交到林無攸手中。

林無攸輕輕嗅了下,這才安然坐下。

不消毒不行,不消毒他不放心。

要不然天氣太熱太悶,他準保連一次性的藍色口罩都戴上。

不戴沒有安全感。

……也不知道20多年後究竟對他做了什麼。

這誇張的做派讓馮曉剛大感不解,哪怕林無攸就坐在旁邊,他也直截了當地詢問:“怎麼個意思?這小子……什麼來路。”

薑聞無奈攤手:“你問我,我問誰?可能天才都有點……怪癖。”

林無攸的怪癖是:出門帶口罩、接觸陌生物體先消毒、時刻關注疫苗注射、還特彆喜歡囤積物資。

“得了唄,誰還不是個天才,能在這圈裡混出點名堂,或多或少都得帶點才氣。”由於薑聞說了太多次天才,馮曉剛開始對這個詞過敏,並且主動將話題轉向《大腕》,“我感覺這次的劇情諷刺力度不錯,也兼具喜劇效果,能再創個票房新高。”他又掩耳盜鈴般補充句,“說不定那群影評人也能喜歡,哈哈……”

儘管他說得雲淡風輕,林無攸卻注意到他垂在身側、緊緊握住的手掌。

看來馮導還是放不下影片人的看法。

薑聞卻不怎麼看好,“諷刺有,但太弱了!《鬼子來了》諷刺得厲害不厲害?照樣遭到那群人一通狠批。你這《大腕》……哼,彆抱有幻想了。”

馮曉剛登時悻悻。

“你以前給海馬、給《編輯部故事》寫的劇情可沒有這麼軟弱溫和。”薑聞不依不饒,“可彆是被王碩那小子的事弄得瞻前顧後,咱們創作者就要大膽去拍、大膽去乾,不然拍電影做什麼嘞?”

“……要站著把錢掙了。”林無攸下意識接話。

聞言,薑聞噌地扭頭,大腿被拍出巨大的響聲,雙眼更是亮得嚇人,“還是你小子他媽的懂我!”他低聲喃喃,“我回頭得把這句話放在電影裡,我他媽的一定得放!”

林無攸訕訕一笑。

他有種“搶薑聞台詞,還秀對方一臉”的詭異感。

太他喵的怪了。

不過他用餘光覷見,馮曉剛的臉色卻肉眼可見的難看下來。

薑聞口中的“王碩”是京圈第二代核心人物。

從第一代鄭小龍接手電視中心後,王碩便以特有的痞子文學接替他登上舞台,並創立了“海馬”工作室。在此期間,馮曉剛一直忙前忙後,甚至在後期跟著王碩出去單獨乾,然後王碩便遭到了國內沒有言明的封殺,他本人跑到國外避難,留下個寫劇本寫到一半的馮曉剛。

最開始馮曉剛也將劇本拿給投資人們看,但一聽是王碩手下的部將、劇本內容還特彆敏感,便沒有人敢投資。

文藝片路始終走不通,被逼到沒有任何法子,馮曉剛隻能投身進當時國內絕大多數導演都看不起的商業電影,好在他足夠爭氣,又趕上大小王的靠譜時期,外加有韓三坪的本土電影市場化做後援,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現在,如今也算成為京圈新一代核心人物。

不過在林無攸看來,京圈也好、滬圈也罷,都是群借助地緣要素統合資源、排除異己的小組織。

他們紮起的籬笆看似牢固,卻經不住外界的衝擊。

等到煤老板進場、資本入局、互聯網興起,什麼圈都會成為一團散沙,繼而成為自媒體的視頻靈感來源,從經濟、商業、文化等各個角度闡釋且分析。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