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新鮮出爐的百億身家導演(2 / 2)

“你是個平日對投資毫無感興趣的家夥,甚至當我同意分享某些內部消息時,你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讓我不禁懷疑——”他徑直望向林無攸,“你究竟是真不感興趣,還是扮豬吃老虎?”

在看到新聞那刻,他屬於被震驚到了——一個跟他相熟的、平日與投資毫無關係的、以拍電影出名的家夥,某日一下子賺回他靠拍電影一輩子也賺不回的巨額資金。

這是什麼逆天故事情節?

哪怕《基督山伯爵》中的愛德華都是靠老神父的遺言搞來海量財富,林無攸卻直接靠靈感驟然一現,完成了他後半輩的奮鬥史。

後者比前者更加震撼。

然而,後者是現實發生的真事,前者才是精心編纂的故事。

這是什麼“現實比小說更荒誕”的真人版啊。

“林,你告訴我吧,”萊昂納多舉起右手,“我對上帝發誓,絕不會向任何人泄露你投資如神的訣竅。”

林無攸笑得很和藹可親。

“彆對上帝發誓,對著奧斯卡小金人發誓。你要是將這話說出去,你哪怕活到138歲也拿不到小金人!”

“好狠!”萊昂納多捂住心口窩,極其誇張且悲壯地倒在沙發上。

林無攸辛辣評價:“演得很假,不妨跟德普學學,他演這一出比你有靈性。”

萊昂納多瞬間不嘻嘻。

“……你侮辱我。”

林無攸微微一笑。

“那又如何?”

話落,他重新將注意力投到劇本上,在徹底沉浸前,他又感歎句眾人對他掙到13億的大驚小怪。

一點小錢而已,乾什麼那麼吃驚?

這點錢可以讓他不再為錢財發財,卻無法讓他不再為拍出好電影發愁。

對於林無攸的駭人戰績,外國媒體反應很大,國內媒體反應巨大。

搜狐娛樂的張朝陽率先接到訊息。

“獲利13億美元……”他念出這句新聞,“你們確定沒有看錯後綴?”

助理搖頭。

“確實是1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3.62億。”

“……”

張朝陽那刻竟不知道說什麼,他老早便聽聞這位林無攸導演的通天代事跡。

論這兩年的風雲人物,他張朝陽敢認第二,隻有林無攸當第一位才服氣。

戛納、柏林、威尼斯,好萊塢、奧斯卡、世界前三席的大導演,現在還來了個百億身家……這誇張的開掛人生簡直比他還要爽。

“看我乾嘛?”張朝陽不明所以地瞪助理,“趕緊把這條新聞發出去呀!我都想象到它能掀起何等的軒然大波。”

搜狐精心炮製的新聞不等大規模投送,央視先來了一記背刺。

往日林無攸在央視登場,要麼出現在一台、要麼出現在三台,最常見還是出現六台。這回則截然不同,他出現在央視二台——經濟頻道。

作為以經濟為主的綜合頻道,林無攸確實沒有正經八本的理由登場,他這回屬於蹭了下穀歌的熱度。

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活動的穀歌,在2000年便進入龍國,但“穀歌”的中文名字在今年的4月12日才被總部確定。

穀歌在龍國的發展並不順利,由於沒有取得ICP牌照而備受質疑。

近日又因嘗試與“趕集網”合作采用同一張ICP證來解決問題,而引發市場上下的議論。

央視二台關注到此問題,便請經濟學家與相關方麵的律師做客指導,大家先談了穀歌這麼做的不可取之處,順勢提及穀歌遭遇的本土化困局,期間有位經濟學家笑著補充。

“從穀歌願意花費20億美元收購YouTube來看,他們對公司未來的商業布局很清晰,隻是在亞太的事宜上處理太過糊塗。不過鑒於林無攸導演是YouTube的實際持有者,他們說不定會因此注意到亞太方麵的問題與潛藏的海量利潤,從而進一步投入更大的扶持資源。”

這是一句並不在台本中的話,其他人詫異地看著這位經濟學家。

“王老,您剛才說什麼?”主持人王小丫提問。

王老也很困惑:“穀歌花費20億美元收購YouTube啊。”

“YouTube是誰的公司?”王小丫追問。

“……林無攸導演的,”王老遲疑地回答,“或者我該叫他林無攸先生。”

王小丫:“您當然可以叫他林無攸導演,大眾更習慣稱呼他為導演,畢竟他大多數時候以導演的身份與觀眾們見麵,沒想到有朝一日會在有關穀歌的議題中聽見他的名字。”

王老略有理解:“看來國內媒體還沒有來得及報道,我也是今天學生同我打電話方才知曉的。林無攸導演畢竟在華人群體中相當有名,他一舉一動都有大把人關注他。”

“是呀,他可是我們龍國電影人的驕傲。”王小丫想就此將此話題轉過去。

有位律師卻很好奇地追問:“20億美元的收購案,林導能拿多少?5億還是8億?”

這是他能猜到數字的極限。

“林導拿到了13億,”王老淡定回複,“折合人民幣103億左右。”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