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莊小包裡,吳蛤蟆坐在主位,吳心語坐在我身邊,喜滋滋的給我倒酒。
知風麵前的碗筷沒動,桌上素食不少,她晚間很少吃飯,來這主要是陪我說話。
“師妹喝點水吧。”
我擰開一瓶礦泉水,知風笑笑接到手裡。
“我晚間不吃飯的,來這是陪你們聊天。”
“是我疏忽了,知風道長小小年紀功力了得,道門後繼有人啊。”
吳蛤蟆沒話找話,飯桌上作用主要是交流,喝酒吃飯倒在其次。
我們之間關係微妙,能坐到一起真不容易。
氣氛有點尷尬,吳蛤蟆開口道。
“忙了一天,晚間聚在一起也是緣分。
昨天在你那裡打年卦,知風道長和心語站在你身後,讓我想起一件年輕時的往事。
你們都歲數小,我倚老賣老,說些早年間的經曆,以博一笑。杞甲大師可有興趣?”
我笑著點頭。“您經曆豐富,我一個毛頭小夥,當然很感興趣,您說我聽。”
吳蛤蟆很高興,抿了口酒道。
“我早年間年輕好動,喜歡到處亂跑。
那時候世道亂,家裡有點小影響,我手裡有槍,手底下還有幾個人。
川渝地區奇人異士多,當年有個劉神仙在重慶,他的名氣很大,我年輕氣盛也想去看看,可人家有權有勢我貼不上去。”
“吳老說的是劉從雲吧,我也有過耳聞。據說算命卜卦有兩下子,當時很有勢力。”
“沒錯,就是劉從雲。我十多歲的時候,家裡也算有點錢。
大概是1938年,劉神仙在上海開館,據說走杜月笙的路子,我一聽機會來了,馬上樂顛顛的跑了過去。”
知風也有了興趣,杜月笙我和她說過,這個人能伸能屈是個人物。
“那吳老去見到他了?他算的準不準?”
知風忍不住問道,吳心語停住筷子,傾聽自己爺爺說話。
吳蛤蟆麵露回憶。“那是四十年代,劉神仙在上海的一個公館看事。
我去了一打聽,就被嚇得不輕。同時也羨慕的很,看人家的風光,才知道自己有多淺薄。
他當時算一個命,要價一兩黃金。”
“這麼高的價,有人看嗎?”
吳心語聽的一吐舌頭,樣子調皮可愛。
“你可猜錯了,看的人可不少。
他當時喊出口號,叫“相天下士”。
彆忘了,他身後有杜月笙給他站台。
所以一大幫子政客要人、富翁商賈、袍哥大佬,總之上海灘有權有勢的人,都爭相拜入他的門下。”
做人做到這份上,絕對是個人才。
大概明白吳山海說的意圖,我停杯不語。
想了一想,我拿起酒瓶給吳蛤蟆倒酒。知風見我的動作,輕輕踢我一下。
“吳老見多識廣,聽您講當年舊聞,真有時光回溯的感覺。”
吳山海哈哈的笑,我給他倒酒,他很是滿意。
“你比心語強,一提陳年舊事,她就不愛聽,不像杞甲大師能品出其中滋味。”
“爺爺,每次你都拿我說事,我都成反麵教材了。”
吳心語不依,出聲反對。
吳蛤蟆笑的慈祥,接著往下說。
“一兩黃金不便宜,上海掏的起的人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