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小龍駒塢(1 / 2)

觀人有道 金門卯叔 3023 字 2個月前

58同城查找租房信息,我記了四五條在紙上。

找的出租房都在西湖附近,我希望價格便宜,還想住得好,就需要到實地去看。

第二天起個大早,簡單的背上包帶兩瓶水,興衝衝的坐車去杭州。

具體去杭州哪個位置,知風的意思在西湖邊上最好。

西湖很大,好的地方絕對住不起,就算住的起,也都被有權有勢的占住。

按租房地址,下車才發現是杭州的留下鎮。

找了間旅店住下,道路兩邊有留下古鎮的介紹。

一踏足這裡,我和知風覺得熟悉,暫時安頓後到街上溜達。

道路兩邊有留下鎮的介紹,據說是南宋皇帝趙構起的名字。

北宋滅亡後,皇室一路逃竄,到這裡才稍微得到喘息,趙構說且留下,成為這裡名字的由來。

知風覺得有趣,看了一會對我說道。

“師兄,咱們坐車先去看房子吧。

西湖現在去不現實,等租完房住下來,你再帶我過去好了。”

時間還不到中午,我倆坐上公交車,往楊家牌樓去。

有兩條租房信息在楊家牌坊,同城上寫的清楚,是楊家牌樓110號。

下了公交車我目瞪口呆,楊家牌樓可真是熱鬨,路口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這的商販特彆多,賣東西的買東西的,人來人往。

最有意思的是,往來人群裡全是來回穿梭摩托,說是當地房東的子女。

給租房的打電話,他說不遠,往裡邊走一走就到了。

順集市往裡邊走了二十多分鐘,人群逐漸變少,路邊拐彎處有炒茶的作坊。

走的有點累,站在路邊喝水,順便看師傅們炒茶。

我忍不住好奇過去看,知風也覺得有趣,看了一會

再往裡去,好家夥,全是綠油油的茶樹。

是茶樹中間有起伏的土包。頭次來這裡我挺好奇,感覺像是死人住的陰宅。

過去一看,還真是這樣,茶樹間都是墳墓。

我倆相對無言,茶田邊上就是活人居住的房屋,這種死人和活人和諧相處的情景並不常見。

知風問我道。“師兄,他們這樣混雜住在一起,沒有問題嗎?”

我是北方人,頭一次見到這種居住方式,覺得很有意思。

站在茶田邊上,我仔細觀察墳墓的布局,又看陽宅的山向。

墳墓整潔乾淨,一看就是有人經常打掃清理。

這種方式應該是茶農特有。

我看過笑道。“他們相處的很和諧,茶田裡應該是茶農家的祖先,他們日日耕作,祖先幫助後人看護茶葉,也很有意思。”

知風聽我說的有趣,笑吟吟看茶田裡勞作的茶農。

聞名天下的西湖龍井,就出產在這種環境中,不是身臨其境,真是無法感受其中的滋味。

“師妹,這龍井也算是陰陽合和,不過以後我不大想喝龍井茶了。”

知風白我一眼道。“師兄,你的心態有問題,就因為看到真切的茶田,就對龍井有了看法,這裡可不是龍井真正的主產區。”

好吧,師妹說我心態不好,我承認。

一想到龍井產在這樣的地方,我確實沒了興趣。

楊家牌樓110號在大裡麵,越往裡麵走,茶田和墳墓越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