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另一個世界的入口(1 / 2)

觀人有道 金門卯叔 3229 字 2個月前

白雲間的老板娘去泡茶,蔡家坡笑著說道。

“白雲觀這條街上大多是農家樂,許多遊客選擇在這吃午飯。

這裡的竹筍臘肉,芋兒雞,臘豬蹄啥的,都是縉雲山的特色,很有名氣的。

今天來的匆忙,芋兒雞和臘豬蹄需要跟農家樂提前預定。

道長們要是感興趣,我先去預訂一下,等回來的時候,就可以大快朵頤。”

吳心語應該來過這兒,她摟住知風不住低聲說話,兩個人腦袋湊在一起,親密無間。

不大功夫,泡好的野茶拿上來,蔡家坡親自動手,給我們三個倒上。

沒等喝到嘴裡,野茶撲鼻的香氣傳到鼻子,我深吸一口氣笑道。

“味道不錯,很有些山野花香的氣息,不知喝到嘴裡怎麼樣。”

蔡家坡道。“各家的手法不同,他家的野茶是自己炒的,味道純樸原始。”

野茶挺好喝,知風也蠻喜歡的,連喝下去幾杯,又續添了水。

喝過兩壺茶,我問蔡家坡道。

“聽說縉雲山的寺廟挺多,今天準備先去縉雲寺,你給說說情況。”

蔡家坡道。“縉雲寺在獅子峰和聚雲峰前麵,景色不錯。

現在出發的話也沒多遠,一會就到了。”

喝好野茶看看時間,我起身催促大家上路。

所要尋找的物件不一定在縉雲寺,去看看也不搭啥。

縉雲寺果然不錯,它背麵依靠峻嶺,前麵臨著幽穀。

寺廟周圍古木參天,無數的翠竹翠成林,簇擁著雄偉壯觀的縉雲寺。

蔡家坡隻管背包,不少東西他不讓我背,更彆提知風和吳心語了。

好在東西也不太多,我們開始拾階而上。走了一段路,蔡家坡又開始介紹縉雲寺。

“這廟很有名氣,是宋朝時候建的,後來毀於戰火,現在看到是康熙年重建的。”

蔡家坡做導遊挺熟練,每到一處,就熱心的給我們介紹。

我懷疑他在這做黑導,不然不會這麼熟悉這裡。

“這裡還被叫做小峨眉,民國時太虛上人弘揚佛法,來了不少佛教大人物。”

知道我們是道士,蔡家坡含糊其辭,大概說了下縉雲寺的情況

方便起見,我們穿的是普通休閒服。

來到縉雲寺前,我看到了蔡家坡說的石照壁。

在亭子裡麵,石頭照壁靜靜的矗立在那裡,足有四五米大小。

專家說是晚唐的文物,中間雕刻的芭蕉麒麟圖。左右是陪襯的菱花圖案,

整個以照壁的圖案古樸雅致,很有古意。

觀賞過石頭照壁,就是有名的青石牌坊。

“迦葉道場”的四匾額豎立在頭頂上方,我眯起眼睛仔細端詳。

據說迦葉佛是過去七佛中的第六佛還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具體我記不大清楚了。

看我認真的感悟石壁,知風促狹的問我道。

“青林,你看到了什麼?”

我鄭重說道。“這裡風水絕佳,氣脈一直連綿不斷,不然也不會結穴到大巴山莊的位置。

此地五色之氣,布滿四方,當有千年福澤延綿不絕。”

吳心語笑著吐吐舌頭,頑皮的說道。

“有杞甲大師的金口玉牙,這事準沒跑了。”

我笑笑沒吭聲,石照壁和青石牌坊都是古物,卻沒有發散出靈動之氣。

山門外,兩棵參天銀杏直向青天,我沉吟半響也沒有找到痕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