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道醫講人三虛(2 / 2)

觀人有道 金門卯叔 2872 字 2個月前

調理的話,就要以益腎填精為主了,吃點六味地黃丸就成。”

知風說的一本正經,我知道她是在調侃我。

我笑道。“這麼說的話,我吃點杞菊地黃丸才更合適,肝氣不足會影響眼睛,時間長了視物昏花,吃杞菊地黃丸更有效果。”

張倫碩聽的不明所以,知風笑著告訴她道。

“我們說的這兩種丸藥都是成方,是補益精血的。”

我問知風道。“你剛才說的那句,還有什麼血虛多眠,那是怎麼回事?”

知風說道。“血虛不足的人,最容易犯困。

有時候一天睡十幾個小時都感覺不夠,就算是醒了也是無精打采。

道醫中有個說法,人的心主神,心神的運營需要依賴血氣的濡養。

血虛就會心神不足,這時屬於心神失養。心神失養的話,人就沒有動力,很容易感覺身體疲憊。

血虛的人平時臉色蒼白,嘴唇沒有血色,最明顯的症狀是容易半夜醒過來,夜夢特彆多。”

我問道。“知風,為什麼血虛的人會睡覺過多呢?”

知風說道。“之所以睡覺多,那是因為血液性屬陰。

人白天行動,是以陽氣為主,晚上休息是為了睡覺。睡覺是身體在自我養護陰氣。

人的脾臟主要功能是運化,脾出了問題造血功能就差了。因此,調理血虛一般使用歸脾丸。

需要注意的是年輕人調理血虛用歸脾丸,不能用人參健脾丸。

人參健脾丸效力太猛,年輕人吃了容易上火,所以用歸脾丸,歸脾丸裡用的是黨參,黨參的力量小,年輕人用正合適。

如果是虧虛嚴重,就要專人專方,找老中醫根據身體實際情況加減調整。”

不等我再問,知風說道。“最後是氣虛多食。

中醫最注重的就是氣血。氣就是人的動力,隻有推動血氣,氣是五臟六腑運行的動力。

出現氣虛不足,人就沒有了動力。症狀上會出現渾身乏力,無精打采,少氣懶言的情況。

這時候身體會發出命令,主動索取能量,讓五臟六腑恢複正常,儘快的恢複動力。

人的能量從哪來自然是五穀雜糧,所以就吃的多了。

但是人體不是無限的,飲食有度就行。吃的太多,會超出脾胃運化的能力。

脾胃消化不了,出現積食問題,調理上需要益氣健脾為主。

有個常見的中藥方劑是參苓白術散。

主要作用為補脾胃,益肺氣。古籍中說的清楚,這個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知風難得說這麼多,我笑著說道。

“還得是知風,你說起來頭頭是道,不像師兄分不清君臣佐使,道門五術中醫這一門是不成了。”

師妹笑道。“哪有的事。青林,你就彆誇我了。

多接觸學習久了,再笨的人都能學成。”

張倫碩道。“你們兩個真虛偽互相吹捧,我還在這裡呢也不嫌磕磣。”

張倫碩說話向來不好聽,總喜歡在關鍵時候打岔。

我白了她一眼說道。“你懂什麼,我們這是互相鼓勵,以後更有動力學習進步。”

張倫碩被我說的直翻白眼,我說道。“說到底我是不虛的,知風你誤會了。

我現在給蕭師兄去電話,看看到底是什麼事情,李道長也不說,搞得這麼神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