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道。“這都是緣分的事,外人乾涉不了的。”
回到屋裡,我們喝茶繼續聊天,提起長春那些事情,我說道。“孝子墳知道吧,就是王夢惺那個。
當年還有件事,也算是挺奇異的。我就索性一起說出來。”
張倫碩叫道。“說來聽聽,我喜歡這類的事,很好玩的。”
我說道。“王夢惺為母守孝,在原地三年。據他自己講述,在守孝期間,遇上一個故人來看他。”
張倫碩說道。“說是故人,一定是老朋友,有什麼好說的。”
我說道,“王孝子這位朋友是明朝人,去看他的時候已經三百多歲。
他和王夢惺都是修行人,隻不過道路和因緣不同。
王孝子為母守孝轟動一時,他這位朋友聽說後特意過來看他。”
知風說道。“青林,這事情我記得你說過,怎麼又提起來了。”
張倫碩說道。“我頭次聽說,很好玩呀。他三百多歲嗎?”
我說道。“是的,王孝子的朋友是出家僧人打扮,王孝子是出家的道士。
由此可見,佛道在中國一直是糾纏不清。
剛才山神說劫持常慧大比丘尼的事,我想起來這件事,就說出來以供一笑。
可見人世間各有因緣,都在修行中努力向前走。”
蔡家屯有一個多星期,父母就不願意再住了,心心念念要回長春,這時節北方已經供暖,母親總擔心家裡的暖氣不安全,可能會漏水。
父親安慰幾次,母親非要回去。沒辦法我們回到長春。
張倫碩惦記百國興隆寺,第二天就要去看一看。
現在是冬天,平日裡寺廟都是閉關修煉,隻有初一十五的大日子才迎接外來信眾。
知道情況後,張倫碩小嘴撅的老高。我告訴她夏天過來最好。
廟裡講究夏禪冬坐,是廟裡師父必修的功課,不管是僧廟還是姑子廟都是如此。
長春歇了兩天,去了趟蓮花山,那邊有滑雪場。
說來奇怪,張倫碩喜歡下雪,對於滑雪卻是膽子非常小。
本來想帶她滑雪感受下冬天的氣氛,想不到她和知風一樣,對於滑雪不感興趣,總覺得過於危險。
訂了機票回重慶,張倫碩才覺得安心。
走的前一天,母親來看我們,大包小裹的拿了許多東西。
母親親自下廚到房做蘿卜絲餅,知風和張倫碩吃的大呼小叫的,母親說道。
“可憐的孩子,平日裡也吃不到啥好吃的。
阿姨就會這個,你叔叔烙餅是一絕,還有一個絕活是煎刀魚。
彆看是家常飯菜,那滋味可是附近有名的。”
知風和張倫碩饞蟲大動,要不是機票訂好,就等幾天再走。母親回家後,我說道。
“機票可以退改簽,你們著急回去,是有更大的事情吧。”
知風說道。“算你聰明,咱們需要快點回去。
李道長和我師父催咱們回去,有事情要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