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語彆墅裡我們討論一番,最後決定還是尊重小金的意思。
柳青林和知風去了深圳,我們幾個逗留一天後,回到現實世界。
春天的氣息撲麵而來,道文化園裡遊人如織,大家都在享受春天的美好時光,我和知風漫步其中感慨萬千。
知風說道。“青林,我是真有些糊塗了。
兩個世界差異這麼大,會不會出現崩塌呢。
玄妙真觀香火旺盛,吸引來這麼多的信眾和遊人。
那邊世界卻還是不毛之地,處於沒有開發的境地。”
我說道。“按照佛的說法,世界是想象創建而成,是無數生靈共業共生來存在。
如此的話,就很好解釋真實世界和平行世界的關係。
我們和那邊世界隻是相似。可以理解為世界規則默認或者允許出現一些偏差。
這種偏差存在就是合理的,好比同卵雙胞胎,形似還神似,很能迷惑住外人,但兩個人實際境遇有所區彆。”
知風笑道。“你說的我不大懂,不過好像蠻有道理的。”
我說道。“這麼說吧,師兄看佛教經典《法華經》,釋迦牟尼佛對弟子未來的成就做過一番總結和描述。
佛陀說這件事之前,有一些弟子退場而去。
原因也很有意思,是這些弟子無法相信佛說的話,怕擾亂修行的心智,所以特意躲避出去。”
知風好奇的問道。“還有這事,佛不就是說自己弟子未來的成就嗎,這事不算稀奇。
許多老師對自己學生都會這樣,說說學生未來怎麼樣,能不能超越自己。”
我哈哈大笑,告訴知風道。
“可沒有那麼簡單,你說的情況屬於凡夫俗子間的交流。我說的可是佛和他的弟子,兩者有極大的不同。”
張倫碩冷不丁從後邊冒出頭來叫道。“有什麼不同?你說說。”
我說道。“我先說一件事,這事是我從釋迦牟尼傳上看到的。
這本書是一位大能所寫,他入定後親自經曆釋迦牟尼佛由凡夫成長為佛的曆程,講的是佛無數劫的經曆和磨難。
佛祖成佛之前,過去佛特意給他看了無數佛成佛後的世界。
講述不同佛世界的眾生情況,眾生的福分壽命,以及所處的環境。
釋迦牟尼佛參考看過的佛世界,發願自己成佛時世界的一切情況。
世界是佛想出來的,這就是我們的所在的閻浮提,你也可以理解為地球。”
知風說道。“這麼複雜,越說越離譜了。”
張倫碩叫道。“青林好玩,你總能說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我最愛聽的,後來怎麼樣了。”
我說道。“說完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後,想象創造未來自己教化的世界,再說《法華經》說的世界。
佛先後告知自己身邊大弟子,他們成佛的時間和各自世界的情況。
內容主要記載在第六品《授記品》當中,佛為四大聲聞授記成佛。當然不隻是四大聲聞,還有五百阿羅漢都在這裡授記成佛。
《授記品》開篇就說道。“這個時候,世尊說完偈子後,告訴在場的眾人。
如同我所說的,我的弟子摩訶迦葉,在未來的時候、侍候供養奉覲見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