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坤寧宮的馬皇後,得知胡惟庸欺了自己孫兒,而後自己的好兒子才踹了大孫一腳,馬皇後迅速令胡惟庸過來受罰,至於朱標自然也要受罰。
胡惟庸那是極其的無奈,領了皇後懿旨就跪在坤寧宮外,等了一個多時辰也沒見皇後宣他,他知道皇後正在生他的氣。
眼瞅著朱雄英塗抹了膏藥,沉沉睡了以後,馬皇後這才讓人將胡惟庸請了進來。
看著跪在麵前的胡惟庸,馬皇後淡淡地說道:“聖上曾言,後宮不得乾政,所以俺這個老太婆子,一直謹遵本分,從來不問前朝事,可今日你三番兩次衝撞老太婆子的乖孫,導致太子為你仗義執言,甚至痛下狠手打的俺乖孫負傷,俺問你,是何道理?”
胡惟庸小心翼翼地說道:“下官有罪,請皇後治罪。”
胡惟庸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在女人麵前千萬不要過多的解釋,不然那可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了,所以直接上來就請罪。
馬皇後冷哼一聲說道:“皇孫前些日子才才大病一場,康複不過五六日,倘若這次再有個什麼三長兩短,胡惟庸,你一家老小的命,你三族的命可抵得過咱皇孫的命?”
聽的馬皇後這樣淩厲的話,胡惟庸嚇得滿頭大汗,匍匐在地說道:“臣罪該萬死。”
馬皇後揮手說道:“本宮今日冒著大不韙請你來一趟,就是要告訴你,皇孫乃是本宮的逆鱗,誰也碰不得,太子今日也要受罰,彆說是你區區一個左丞相,下去領罰,掌嘴二十。”
胡惟庸猶如死了老婆一樣,垂頭喪氣的離去了。
不過心中卻是燃氣一團火焰,今日皇孫突如其來的一巴掌,已經導致自己在群臣麵前丟儘顏麵,而今皇後又掌嘴二十。
隻怕到不了明日,整個前朝官員都會得知自己受罰的消息,這簡直就是恥辱,奇恥大辱,自拜官以來,自己何曾受到這樣的屈辱。
好歹自己也是當朝左丞相,文官之首呀。
好歹自己也為朝廷做了不少的事情,竟然因為區區一件小事被懲罰,關鍵還是掌嘴。
收拾完胡惟庸以後,朱元璋笑嘻嘻的從偏殿走來說道:“咋樣?出氣了吧。”
馬皇後摸了一把眼淚,說道:“你也知道大孫方才康複沒幾日,就眼睜睜看著他讓人這般欺辱?”
朱元璋搓著手說道:“咱不是罵了幾句嗎?”
馬皇後撇了一眼朱元璋反問道:“俺孫兒身上都青了,有淤血了,你竟然隻是罵了幾句,平日裡麵對那些貪官不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嗎?今日怎麼慫了?”
朱元璋咧嘴一笑說道:“那可不一樣,麵對貪官咱可是眼睛裡不進沙子的,但是今日的情況不一樣。”
馬皇後脫口問道:“太子呢?”
朱元璋憤憤不平的說道:“宗廟受罰呢。”
馬皇後無語道:“以後就莫讓孫兒去前朝了,不然俺操不完的心。”
朱元璋否決道:“這可不行,你是沒見這小子今日提出來的那些方法,簡直令人耳目一新呀,胡惟庸為何會質疑咱乖孫的策略是剽竊的嗎?不就是因為咱乖孫說的好嗎?一群酒囊飯袋,滿肚子男盜女娼的家夥,還不如咱的大孫,以後咱就讓大孫去上朝,保管讓那些人大吃一驚,自愧不如。”
馬皇後搖搖頭說道:“太早了,英哥兒不過才八歲,提前去上朝會泯滅他的童性,況且前朝還有太子,你讓孫兒去了,置太子於何地?”
朱元璋一愣,隨即說道:“言之有理,咱竟沒想到這點。”
睡了那麼一小會兒,朱雄英就蘇醒了。
簡單吃了一點東西,得知父親被關在宗廟受罰,朱雄英提了馬皇後親自做的糕點,在樸狗兒的引領下向著宗廟而來。
宗廟內,曆代先祖的畫像高懸於牆上,若有若無的煙霧繚繞升起,朱標跪在蒲團上一動不動。
吱嚀一聲,大門打開了,朱標回頭看去,隻見朱雄英瘦小的身子提著一個食盒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