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是同村的人,從小光著屁股一起長大,隻不過朱元璋自很小的時候,就有那種禦人的風範,也因此他們兩人都聽朱元璋的。
小時候以朱元璋為大哥,加入義軍以後,也聽朱元璋的。
朱標處理完政務,得知朱元璋在此飲酒,便也走了進來。
徐達與湯和兩人正準備行禮時,朱元璋揮手說道:“你們是長輩,無須客氣。”
徐達站起來說道:“儘管是長輩,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湯和也急忙站了起來說道:“言之有理。”
兩人衝著朱標一番行禮以後,朱標急忙說道:“兩位叔叔可千萬不要客氣。”
隨著朱標落座以後,也看到了擺放在一旁的詩詞,細細觀看以後,得知是自己兒子所作,頓時驚呼不已。
這樣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的詩詞,竟然是自己兒子所作。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當下朱元璋借著酒勁兒,又說了朱雄英作詩詞前後發生的事情,朱標聽後也就釋然了。
這個嫡長子是越來越看不清了,也不知道自從康複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做出來的事情是一件比一件令人震驚。
且不說治理雲南的法子,就說治理蝗災的策略,滿朝文武百官查閱了古往今來裡的書籍,雖說從其中也找到一些辦法,但實施起來也不過是分發糧食救濟百姓這種最簡單的辦法。
然而自己的兒子就不同,想出了用雞鴨鵝捕殺蝗蟲,挖壕溝,升火堆引誘蝗蟲這種事情,明明飛蛾撲火這種事情是生活中的常識,為什麼自己想不到,為什麼文武百官想不到,難道自己與文武百官竟然不及一個八歲的黃口小兒?
朱標有些鬱悶,聽說最近父皇他老人家每日都是樂嗬的,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自己好兒子撰寫出來的梁祝竟然賺錢了。
令人震驚的是每日最少幾千兩,甚至是隻要工部印刷出來的書籍夠多,那麼一天賺上萬兩的收入,那也不是什麼問題。
區區一個故事竟然賺這麼多錢?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最讓人吃驚的是根據父皇的說法,倘若是那梁祝的故事搬上舞台,那麼僅僅是一天的門票就高達兩萬兩白銀。
白銀呐,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兩,一場話劇就賺這麼多錢。
按照兒子的說法,一天最起碼演兩場,那麼也就是說一天賺四萬兩白銀?
要知道如今國庫收入一年大約在一千萬兩白銀,細細算一算,如今兒子的梁祝平均每天算兩萬兩白銀,話劇到時候算四萬兩,加起來那就是六萬兩,那麼一個月可就是二十四萬兩白銀,這賺錢的速度簡直太令人吃驚了。
看著朱標陷入沉思的模樣,朱元璋問道:“又在想什麼事情?”
朱標急忙說道:“哦,孩兒忽然想起大約是後天,駙馬歐陽倫就會派人送來第一批經過處理的蝗蟲,另外五天後會送來第一批蝗蟲粉。”
朱元璋笑道:“看來咱大孫賺錢的事情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