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勉強糊口(2 / 2)

畢竟是第一次來到京師以外的農村,朱雄英決定做一次考察,好在本村的裡正恰巧趕來。

:“老朽馬德福拜見皇孫殿下。”

朱雄英攙扶著王德福說道:“老人家,莫要客氣。”

儘管戰亂以後,大明建國亦有十年的時間,但是百姓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多麼大的改變。

按照馬德福的說法,馬家村的村民都是當初戰亂時遷移至此,原本隻有幾戶姓馬的,但是這些年來,陸陸續續搬來了不少的人家,也就有了如今兩百多戶將近七八百人的馬家村。

村莊的規劃可以說是沒有規劃,七扭八歪的房屋,七扭八歪的巷子,一直向著不遠處而去。村裡基本上都是茅草屋,大部分沒有院牆,有院牆的也不過是用籬笆代替。

因為沒有下水道,各種汙水都從每家每戶排放到了巷子裡,裡正因為年紀較大,拄著雙拐,帶著朱雄英等人撿些好走的路。

朱雄英問道:“村裡的人都有自家良田還是租賃其他人的?”

馬德福說:“前幾年官府倒是給每家每戶分發了良田,所以早早搬來的有地可種,但那些隨後搬來的隻能租賃其他人家的土地。”

馬德福說:“咱們村緊緊挨著江夏候和平涼侯的良田,那些無地可種的人家,都租賃了兩個侯爺家的良田。”

朱雄英問道:“若是租賃土地,一年需要給主家繳納多少?”

馬德福說:“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半,也有的主家會根據良田的好壞,規定需要繳納的多少,比如上田每畝定租三石,次田每畝定租一石五鬥,下田每畝定租一石或七、八鬥等,主家不管生產和收成,隻管收地租,地租率約占收獲量的40至60以上。”

朱雄英又問道:“若是租賃土地的話,能養活一家人嗎?”

馬德福歎了一口氣說道:“若是一家僅有兩三口人的話,那勉強糊口是沒問題的,可若是再多那麼一口人,就要借糧度日了,有些人家實在沒有辦法,隻能含淚賣兒賣女了。”

徐妙錦問道:“百姓的生活如此艱難嗎?”

馬德福笑道:“我們馬家村相對於其他地方來說好多了,北方人過得才慘呢,尤其

是發生天災的時候,連草都沒得吃。”

朱雄英歎了一口氣說道:“看來天下百姓的日子還是補好過呀。”

馬德福說道:“比起戰亂那些年好多了,如今洪武爺繼位以來,賦稅並不算多。”

“想當年元廷各種苛捐雜稅,那才多呢,百姓們沒錢繳納賦稅,那些當兵的就把人家姑娘拉去賣入青樓,有些甚至如山匪一般搜刮著百姓家中值錢的物件,後來實在是沒東西搜刮了,就開始殺人了。”

馬德福說:“自洪武爺建立大明以來,情況好多了。”

朱雄英在馬德福的引領下在馬家村裡轉了一圈,那院子裡的孩子緊張的看著朱雄英等人,嚇得動也不敢動,即便是朱雄英吩咐耿璿去給孩子們分發點心,孩子們也嚇得不敢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