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點頭說道:“爹,您要明白一件事情,任何改革都會觸動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大多都是那些勳貴們的利益,咱們改革的初衷是為了天下的百姓,隻要是百姓覺得好。那咱們就要推行下去,倘若是百姓撅的不行,那就沒有推行下去的意義。”
朱雄英繼續說道:“千百年來,中原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多少豪門大戶,他們猶如蚷蟲一般吸附著百姓的鮮血,吸附著朝廷的鮮血,倘若是這個朝廷不行了,那麼他們回頭就會歸附另外一個朝廷繼續吸附百姓鮮血。”
:“爹,您要通過事情的本質,看到深層次的問題,那些人為什麼不願意推行新的改革,不就是因為這些措施與他們不利嗎?會阻礙他們家族的長期發展,觸動他們最根本的利益嗎?”
朱雄英繼續說道:“任何一次改革到最後都是要流血的,秦孝公時商鞅通過變法,使得秦朝一躍成為與楚國,然而商鞅的改革,到底是觸動了秦國勳貴們的利益,導致最後五馬分屍而死。遠的就不說了,宋時,王安石的變法也是因為觸動了那些勳貴們的利益,所以那些人不斷的上書宋神宗,抨擊王安石,最後保守派得勢,王安石病逝方才結束了這個鬨劇。”
:“爹,孩兒想要告訴您,想要推行改革,就必須重用寒門學子,那些從底層上來的學子們,對於百姓的情況是最為了解的,他們也會舉雙手讚成朝廷的一係列改革,您想想,等那些學子們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時候,朝廷再頒布什麼改革的措施,寒門學子一定會同意,而且不斷抨擊那些勳貴們,到時候推行新的改革製度,也就比現在容易多了。”
:“爹,您現在是太子,就要想儘一切辦法來維持朝堂的局勢,那些尋櫃門表麵上對您是推崇備至,那是因為您本身與勳貴們就是姻親,然而您瞧瞧這次的改革,為什麼十來天的時間,他們紋絲不動,不就是牽扯到他們的利益了嗎?”
:“這個世界,哪有什麼親情,友情等,都是靠著利益輸送來維持著基本的關係,倘若你不是太子,那些人還會像現在這樣維護您,巴結您嗎?”
朱雄英話落下以後,朱標不解地問道:“平日裡也不見你讀書,怎麼懂這麼多事情?”
朱雄英笑道:“世事洞察皆學問,爹,您要知道書上的東西是死的,但現實卻是活的,目前咱們遇到的任何事情,書本上教的東西隻能是個參考,但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結合現實的問題,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不然就成了趙括了。”
聽的朱雄英這番話,朱標氣的不輕,脫口喊道:“你的意思是,你爹我是紙上談兵的趙括了?”
朱雄英哈哈大笑一聲道:“孩兒可不敢取笑爹。”
朱標歎了一口氣說道:“明日我就召集內閣,尚書省及六部官員協商改革的事情,若是沒有個章程,誰都不許走。”
朱雄英豎起大拇指說道:“爹真有太子的風範。”
朱標沒好氣的說道:“這不都是被你給逼的嘛。”
朱雄英笑道:“爹,你給點力,等您繼承帝位以後,百姓們若是衣食無憂,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了,哎,想一想我都有點激動。”
聽著朱雄英這樣的話,朱標毫不客氣的脫了鞋向著朱雄英扔去,嚇得朱雄英急忙閃身躲避。
:“臭小子,還沒怎麼著呢,你就想著享受生活,難道你還想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嗎?”
朱標話才才落下,隻見朱元璋黑著臉邁步走來。
:“標兒呀,你剛才說什麼呢,什麼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
:“你在說咱嗎?”
朱元璋黑著臉一屁股坐下,朱標急忙解釋道:“父皇,孩兒正說英兒呢?”
朱元璋嗬斥道:“他屁大一點,知道七十二妃嬪是啥意思不?”
朱元璋又說道:“你是不是暗示咱娶得妃嬪有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