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們自然是推薦沐英的,這並不奇怪,畢竟沐英很小的時候,就隨著朱元璋,徐達,湯和,馮勝,李文忠等大明戰神們作戰。
沐英不僅是一名出色的武將,也是一個深知謀略的元帥。
反觀趙庸雖然當年也立下赫赫功勞,但因當年在攻破應昌府私納元廷王妃為妾,所以朱元璋就把他的爵位從國公降為侯爺,從這個時候開始,趙庸就心懷不滿,認為一個王爺的側妃而已,朱元璋小題大做了。
朱元璋看向太子朱標問道:“太子你覺得呢?”
這個問題也不好回答,一來趙庸雖然作風方麵有些問題,好女色,但統兵作戰也好,管理一個地方也是沒問題的,但是呢,沐英也是沒問題的,加之又是自己的義弟。
作為太子,朱標也不能太過偏頗於沐英了,於是脫口說道:“孩兒覺得不如等沐英班師回朝以後,問問沐英的意見。”
朱元璋不依不饒地問道:“假如沐英也同意呢?”
朱標一愣,隨即說道:“那孩兒就推薦沐英以後,鎮守雲南。”
朱標的話落下以後,趙庸問道:“難道末將就不適合鎮守雲南嗎?”
朱標說道:“雲南之地,邊疆人向來不服王化,時不時的就聚集鬨事,沐英在雲南作戰已有半年之久,對於雲南的事,也比較熟悉,所以他比較合適,倘若是趙將軍前去,僅僅是熟悉雲南風土人情,估計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不利於朝廷治理雲南,所以孤推舉沐英。”
儘管朱標說的都是現實的問題,但趙庸依舊是不滿意,但也隻能忍了下來,拱手說了句:“末將聽從聖上旨意。”
朱元璋不假思索道:“太子言之有理呀,沐英對於雲南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推行朝廷關於治理雲南的策略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綜上所述,就讓沐英鎮守雲南吧,等他班師回朝再說冊封一事。”
眾人齊聲道:“臣等遵旨。”
朱元璋隨即說道:“接下來的第三件事情就是關於賦稅和勞役的改革了,爾等可有話要說。”
吏部尚書王敏說道:“關於改革的事情,臣等還在商議之中。”
禮部尚書張籌說:“關於改革的
事情,不可操之過急呀。”
詹事府詹事安然拱手說道:“古往今來改革的事情一起,影響範圍勢必很廣,百姓們人心惶惶,恐怕會聚眾鬨事呀。”
朱標盯著安然問道:“賦稅和勞役的改革終歸到底都是為了百姓,請問安詹事,百姓能得到巨大的好處,為什麼要聚眾鬨事?”
安然被朱標懟的啞口無言,而朱標則乘勝追擊說道:“安詹事隻怕是替自己擔心而已吧,擔心賦稅製度的改革推行下去以後,對你們安家是個打擊。”
向來以溫文儒雅,宅心仁厚的形象示人的朱標,破天荒的頭一次在朝會時懟人,這讓胡惟庸,汪廣洋等群臣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