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洪武大帝痛心疾首的樣子,朱雄英緩緩說道:“爺爺,莫要難受,咱大明已經很好了,放在二十年前,您那個時候相信自己能趕走元廷嗎?您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國的締造者嗎?咱們漢族人能翻身嗎?”
:“爺爺,您是大明的締造者,而我爹則是守成者,加上孫兒,隻要咱們三代人共同努力,為之奮鬥,如此,於後世千秋萬代,每一戶人家的窗台,我大明的明月必將郎照之。”
聽的朱雄英這番豪言壯語,洪武大帝激動的站了起來說道:“霸氣,霸氣,霸氣,大孫你這番話說的何其霸氣,若是如此,咱百年後,也能瞑目了。”
朱標抬眼看著朱雄英,好像是第一次認識自己的長子,很多次,朱標似乎都感覺自己的兒子忽然有些陌生,那些策略且不說,僅僅是那一個又一個生意,就讓朱標有些瞠目。
能在八歲說出這種霸氣的話,朱標試問自己是不行的,其他弟弟也是不行的,放眼整個勳貴府上的公子哥們更加不堪,可偏偏自己兒子就能說的出來。
朱雄英脫口說道:“爺爺您之所忽然來了興致以走訪百姓,估計是對衛所的軍戶製有想法吧。”
朱元璋點頭說道:“咱問了兵部,類似於唐閏山那樣四十多歲,沒有娶妻的軍戶還有很多,你說說那些人都是給咱大明出生入死的,咱總不能讓人家絕後吧,這個問題還必須要解決,不然寒了將士們的心。”
朱雄英歎了一口氣說道:“爺爺,您是不是忘了,我爹正在改革賦稅和勞役製度呢,待這兩樣製度推行至天下以後,軍戶也就不用免費給朝廷出工,反而會賺點錢,有了錢娶媳婦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再說了衛所的土地都分發給軍戶了,軍戶有地可種,比普通百姓過得可好多了,唯有一點就是,爺爺當年給軍戶製定地賦稅要高於普通百姓,這點倒不如降一點,就行了。”
朱雄英話落下以後,洪武大帝睜大眼睛問道:“就如此簡單?”
朱雄英聳聳肩說道:“那您覺得有多難,一點也不難呀,我爹推行著兩種製度,他最有發言權了。”
朱標聞言說道:“目前試行的反饋結果還不錯,正準備九月初推行至天下各地。”
洪武大帝脫口說道:“趕緊頒布,速度要快,不然拖下去可不好。”
朱標點頭說道:“回京後,孩兒迅速去辦。”
洪武大帝有些鬱悶的說道:“困擾咱一天一夜的問題,轉眼間就被你解決了?”
朱雄英笑道:“您是當局者迷而已,其實有些問題看起來很難,但解決的話,往往很簡單,就像治國一樣,老話言,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一樣的道理。”
洪武大帝看了一眼朱標說道:“瞧瞧,你的好兒子給咱講如何治國呢。”
朱標笑道:“他懂個屁。”
朱雄英嘿嘿一笑說道:“治國我自然是不懂得,但提供一些簡單的治國策略還是可以的,畢竟孫兒我可是整日出宮,所見所聞也是民間百姓的疾苦。”
:“孫兒一直致力於想要改變百姓貧窮積弱的情況,所以不斷的推陳出新,不管是劇場也好,藥粉,麵膜等事情也罷,都是想要賺錢,而賺了錢,咱們就可以給百姓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了,畢竟孫兒貴為皇孫,要那麼多的錢也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