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脫口說道:“除了宋兄所說的事實不足以外,你們的文章花團錦簇,引經據典也沒有事實依據,再加上,咱們的報紙麵對的是天下百姓,通篇的之乎者也,百姓豈能看得懂?”
詹徽拱手問道:“兩位先生的意思是要用大白話去說白蓮教危害百姓的事實?”
劉伯溫點頭說道:“是的,你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報紙是麵向天下百姓的,所以要用大白話,而不是之乎者也,當然報紙上關於詩詞歌賦的板麵,是可以用現在這種手法去寫的。”
宋濂又拿起一張紙說道:“這是皇孫殿下遣人送來的關於驛站改革的文章,老朽給你們讀一下,或許你們就知道該如何去寫了。”
:“驛站——壓垮國庫的一根稻草。眾所周知,驛站是用以傳遞軍事情報而設立的機構,在如今的大明,驛站也承擔著很多其他職能,比如用來接待過往的官員們,也因此,驛站居住條件不會很差,一個普普通通的驛站最少擁有10間供官員居住的上房,20間供來往差役居住的耳房或者廂房等,還必須配齊馬夫、驢夫、步夫、館夫、庫夫、鬥級、房夫、廚夫等管理和服務人員,如此才能更好地為過往官員服務。”
:“朝廷每年僅僅在驛站的投入上就有最起碼五百萬兩,這些費用中的三分之二基本都用來接待了過往的官員及其家屬等,咱大明朝各路官員們住驛站不但不花錢,還能反過來從驛站裡拿錢。據說,有不少官差到驛站住宿,走時都要以各種名義索要銀子。畢竟,驛站並不能覆蓋所有區域,而辦差人的吃喝拉撒睡卻是一刻也不能停歇的。如果不給,那麼驛卒甚至驛丞挨打,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諸位看官,要清楚,每個驛站都仰仗地方官府直接向民間攤派,用當地人的額外貢賦來養活,如此,也就意味著,那些過路的官員海吃海喝的是天下百姓的心血……”
宋濂一口氣把朱雄英這篇文章讀出來以後,注視著眾人問道:“爾等覺得殿下這篇文章如何?”
詹徽麵紅耳赤地說道:“吾等不及殿下。”
劉伯溫笑道:“說這番話就有些言過其實了,要知道,老朽身為殿下的先生,殿下聽課甚至不足五堂,經史典籍方麵,殿下興許不如你們,可為何殿下的文章讀出來容易讓人共鳴呢,就因為文章首尾呼應,標題也讓人耳目一新,裡麵所列舉的事實也較為充分,明白嗎?”
詹徽等拱手說道:“吾等明白了。”
宋濂揮手說道:“好了,你們都回去加緊修改吧,最遲明天午時文章就要確定下來,隨後報紙就要麵向天下出售了。”
期間,朱雄英也與宋濂和劉伯溫進行了交流,關於文章的事情,關於售賣報紙的事情,關於印刷的事情。
有關於文章的事情,朱雄英僅僅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簡單陳述一二,可即便是寥寥幾語,也足夠詹徽等人受用了,經過一個晚上的努力,詹徽等人也終於向宋濂與劉伯溫交了一份滿意的文章。
關於售賣報紙的事情,朱雄英與宋濂和劉伯溫商議以後,決定雇傭京師內閒來無事可做的幼童。
按照朱雄英的說法,一千份報紙可給孩子們五十文錢,當然這件事情同樣交給了詹徽等五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