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儀式在紫金山下,前文寫成奉天門,抱歉。)
洪武大帝看著平保兒說道:“率領京衛去做好護衛,千萬不要出現踩踏事件。”
平保兒昨夜裡值守,今日還負責著方陣的領隊,可這是一身兼幾職。
有了京衛的開路,眾人的速度快了許多,乘坐在馬車之上的朱雄英,看著道路兩旁密密麻麻的人群,也不禁感慨著。
自大明建立以來,恐怕今日的盛況是前所未有吧,不僅僅是安放陣亡烈士的英靈,也因為即將舉行的閱兵儀式,這兩件事情,單獨拎出來一件,那也足以讓百姓們震驚。
而不管是烈士陵園,還是閱兵儀式,都是當初朱雄英無意中想起來的,在朱雄英的意識中,這兩件事情,都能凝聚起大明百姓的團結。
洪武大帝不斷的揮手衝著路邊的百姓們打招呼,百姓們也不斷的向洪武大帝行禮。
若是在前朝,百姓們見了帝王,那必須要行跪拜之禮。
可洪武大帝建立大明以後,免除了這樣的禮儀,這也拉近了帝王與百姓之間的關係。
馬皇後許久未曾出宮,今日盛裝出行,也引得百姓們驚叫不已,馬皇後也是激動不已,不斷的衝著路旁的百姓們打招呼。
京師內,大多數老人和孩子們都受過馬皇後的恩賜,這也是馬皇後深受百姓們愛戴的原因之一,加之馬皇後勤儉節約的品性,也傳到了坊間,百姓們就更加愛戴馬皇後了。
百姓們不斷的呼喊著,又呼喊洪武大帝萬歲的,又呼喊皇後千歲的,也有呼喊太子千歲的,當然也有人衝著朱雄英打招呼,但是歸根結底,洪武老爺子,馬皇後,太子朱標在百姓的心目中還是有較高的威望,這一點不容置疑。
等眾人來到紫金山下的時候,寬闊的道路上,每隔五米左右的距離,就有一名京衛士兵手執兵器靜靜地站在哪裡,開闊的平地處,六萬大軍以方陣的形式靜靜地站在哪裡,等待著洪武大帝的檢閱。
山腳下的烈士陵園正門前,工部的工匠們早已搭建好了一座威武氣派的台子,台子上,大明的龍旗迎風飄揚。
在道路兩側,成群結隊的百姓們也翹首以盼,盼望著閱兵儀式的開始。
洪武大帝掃視著身前的大軍,感慨萬千地說道:“這才是咱夢寐以求的大軍呀,有此大軍,大明必能掃蕩元廷餘孽。”
馬皇後深吸一口氣說道:“俺也想不到,將士們僅僅是站在哪裡,就給人一種壓迫感,這樣的大軍若是打不了勝仗。俺都是不信的。”
洪武老爺子拉著馬皇後的手說:“這些事情都是咱大孫做的,將士也是他操練出來的,了不起呀,才八歲就能治軍,以後的成就,說不定能超過咱。”
朱標聞聽此話說:“父皇,英兒可超不過您的,畢竟您是開國之君。”
洪武大帝說道:“惟願大明萬古長存呀。”
話落下以後,洪武大帝問道:“大孫呢?”
馬皇後說道:“去檢閱大軍了。”
馬皇後話落下以後,朱雄英與徐達聯袂而來,徐達脫口說道:“秉聖上,所有方陣列隊完畢,隻待時辰一到就開始閱兵。”
洪武大帝看著朱標說道:“去吧,和徐將軍一起準備吧。”
朱標與徐達離去以後,洪武大帝拉著朱雄英的手說道:“大孫呀,待會兒和咱一起檢閱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