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高薪養廉(1 / 2)

洪武大帝細細思慮道:“北平,山西,陝西,河南,河北,甘肅等地方,其他的江南地帶,天氣比北方能好一點,所以需要的銀兩並不是很多。”

朱雄英輕輕點頭問道:“不知朝廷能拿出多少錢來?”

:“朝廷估摸著在三百萬兩左右吧。”

:“既然朝廷拿三百萬,那我也提供三百萬兩吧,另外,明年開春以後,我打算修建京師內的道路,等隨後再修建京師通往其他地方的官道,所以,明年爺爺您缺錢的話,就不要找我了。”

洪武大帝嘿嘿一笑說道:“大孫你放心,明年爺爺絕對不找你要錢了。”

朱雄英撇撇嘴說道:“爺爺,您說的話,也就您自己聽聽就行了,到時候遇到災荒,國庫沒錢,您指不定又找我。”

洪武大帝哈哈大笑一聲說道:“誰讓你有錢呢,你若是沒錢,爺爺我也不會找你的。”

朱雄英無語道:“我有錢,難道有錯嗎?”

:“你沒錯,錯的是咱成不?”

洪武大帝笑嗬嗬的看著朱雄英。

朱雄英歎了一口氣說道:“爺爺您放心吧,明年國庫的收入肯定不會低的,最起碼要比今年多。”

:“你說的是賦稅改革能提高國庫的收入?”

:“這個是自然的,雖然百姓繳納的賦稅降低了,但是商業賦稅提高了,而且商業的賦稅要比百姓繳納的稅還要高,所以國庫的收入自然會提高的。”

朱雄英又看著洪武大帝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您務必要在年底前落實。”

洪武大帝問道:“你又要改革?”

朱雄英搖了搖頭說道:“並非是改革,隻是建議爺爺提高官員的薪酬。”

談到官員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少人都認為必定十分富足。這樣的想象主要受兩種文學與曆史記憶左右。

其一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詠的“朱門酒肉臭”,認為讀書人一旦為官,自然收入豐厚,生活富足。

其二是曆史記載所言的“田連阡陌”“雕梁畫棟”,斷定做官者必然家中富有田產,廣有宅第。

事實真的如此嗎?這或許道出了部分官員家庭生計的真實,卻難以反映官員真實的全貌。

以明代官員為例,其有熱官與冷官、富官與貧官、貪官與清官之彆,收入與生活水平也是高下、貧富不一。

明代官員的收入構成,大致分為以下兩大類:一是正常收入,以俸給為主。

二是額外收入,包括正常的額外收入,以及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明代官員俸給,分為本色、折色兩種支取。本色支取的俸給,又可分為三種:一是“月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