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帝說道:“你呀,如今可是文臣之首了,千萬不要學胡惟庸的樣子,一點小事情就情不自禁地恭維咱,你見過咱大孫因為某些事情沾沾自喜嗎?”
劉三吾緩緩說道:“臣有罪。”
洪武大帝語重心長地說道:“你是不知道呀,這次殲滅了納哈出五萬兵馬,這臭小子連一封信都沒給咱寫,你說說,這麼大的事情,他都不放在心上,就彆提海商的事情了。”
:‘在咱大孫的心裡呀,再大的事情,那都不是事情,他那種遇事波瀾不驚的性情倒是隨咱呀。’
劉三吾嘀咕道:“聖上,您遇事那可不是波瀾不驚呀,那是雷霆之怒呀。”
看著劉三吾俯首嘴角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說些什麼。
洪武大帝問道:“你嘀咕啥呢?”
劉三吾急忙說道:“臣想說,殿下是皇後和您培養和教導出來的。”
洪武大帝微微一笑說道:“哎,是呀,轉眼間就過去八年了,咱大孫也長大了呢。”
洪武大帝深吸一口氣說道:“之前呢,他告訴咱方孝孺要回來了,賺來好幾千萬兩白銀。當時咱一聽,那個激動呀,誰知咱大孫卻冷不丁的說了句,才幾千萬兩就興奮成這樣子,沒見過世麵。”
:“你聽聽,這是咱大孫說的話,嘲笑咱沒見過世麵呢。”
劉三吾輕輕一笑說道:“皇孫殿下賺錢的手段,臣自問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不到半年的時間,殿下鼓搗出來的那些產業,個個都很賺錢,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呀。”
洪武大帝感慨地說道:“你說的有道理呀,前有洪災,旱災,蝗災,而今亦有即將到來的雪災,撥付給災民的銀兩可都是咱大孫的錢呢,如今回頭想想,當初若是沒有大孫解燃眉之急,那麼朝廷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劉三吾輕輕點頭說道:“是呀,皇孫殿下真的是大明之福呀,聖上以後可要寵著點,彆隨意打了。”
聽得劉三吾這番話,洪武大帝氣的是吹胡子瞪眼睛,脫口說道:“咱啥時候打他了,好像很久都沒動手了吧。”
劉三吾平靜地說道:‘前些日子,皇孫殿下在報紙上撰寫的文章,聖上忘了嗎?’
洪武大帝老臉一紅說道:“過去的事情了,就不提了,咱們就說以後的事情。”
話落下以後,洪武大帝又與劉三吾談論了過些日子迎接大軍凱旋的事情等。
劉三吾激動地說道:“漢有張騫的絲綢之路,傳播大漢文化,如今咱們也有方孝孺組建的商隊,遠赴西洋傳播大明”
劉三吾話未說完,洪武大帝就說道:“傳播個屁文化,就是為了賺錢的。”
劉三吾搖搖頭說道:“聖上,對內自然是以賺錢為主的,但是對外呢,自然是傳播咱大明的文明,邦交周邊國家,推動海上絲綢之路,這在咱中原航海史上是極為光輝的一件事情啊。”
洪武大帝自然是說不過劉三吾這個文人的,於是揮手說道:“傳旨鴻臚寺,禮部準備一下,明日去渡口迎接方孝孺海商回歸吧。”
洪武十年,十二月初的這一天,遠赴東南番邦國家行商的方孝孺,廖鏞,廖鉞終於要回來了。
這一日,整個京師似乎都被刻意裝扮了一樣,京師內各家店鋪門前都懸掛著彩色的錦旗。
百姓們從城門打開的那一刻,都湧向了城外的碼頭,現場可謂是極其的壯觀,用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來形容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