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握著老人的手,親切地說到道:“盱眙那邊兒朝廷也施粥了呢,您咋跑這麼遠的路呢。”
:“哎,家裡老婆子凍死了,兒子帶著媳婦孩子去投奔丈人家了,俺就獨自一人來找本家的哥哥。”
馬皇後問道:“那你為何不隨著兒子一起去呢。”
:“兒子倒是讓小老兒去呢,但小老兒怕給孩子添麻煩,所以就沒去。”
馬皇後歎了一口氣說道:“還回去嗎?”
:“過了這個寒冬就回去,家裡還有幾畝良田呢。”
馬皇後輕輕點頭,看著衣衫襤褸的百姓,衝著天長縣令高遠說道:“如何安置這些百姓的?”
高遠拱手說道:“秉皇後娘娘,目前咱們縣下轄的各個鄉、村分彆在都在施粥,朝廷的錢糧,也都在逐步的發放之中,而今城門處這些災民,都是從各地湧來的,本縣的百姓基本很少的。”
:“目前城門處大約有多少災民?”
:“災民還在有序而來,如今已經統計了大約五百餘人。”
馬皇後環顧四周的災民,又問道:“災民吃的穿的,應該沒有問題吧。”
高遠拱手說道:“除過朝廷撥付的糧食和棉衣以外,城內的商戶們也捐贈了不少的衣服,棉被之類的,災民隻需要排隊領取就行了,至於住的地方,目前大約有一百餘人住在城內的城隍廟,一百餘人住在城內的忠武王(嶽飛)廟,還有大約在五六十的婦孺住在衙門裡,剩餘的兩百餘人,下官正遣人搭建帳篷呢。”
毫無疑問,高遠的處置是沒問題的,尤其是還把部分婦孺安排在了衙門裡,這可是難能可貴的。
從這些方麵來看,高遠似乎是一個了不起的清官,真正為民的好官。
馬皇後欣慰地說道:“你做的不錯。”
能得到馬皇後的稱讚,那可是極其的不容易,高遠欣喜地說道:“此乃下官之本分。”
朱雄英看著小吏們手忙腳亂的搭建著帳篷,便說道:“災民的安頓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住在冰天凍地的城門外,是不是不合適呀。”
高遠難為情地說道:“殿下,城內除了城隍廟,忠武王廟,衙門這些地方可以住人以外,也沒有其他合適的地方了。”
:“若是讓災民們住在城內空地的話,下官又怕他們聚眾鬨事,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下官也不好擔待的。”
高遠解釋道。
天長衛百戶劉漢拱手說道:“娘娘,殿下,朝廷下發的抵報說了,災民呢,有條件的安置在城內,沒條件的安置在城外,安置在城內的災民,最多不超過一百餘人,就是為了防止有人趁機挑撥災民鬨事。”
馬皇後看著朱雄英說道;“他們說的都有道理,大孫呀,災民可是最容易受人蠱惑發動暴亂的。”
朱雄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後,馬皇後迅速的讓人把帶來的東西搬運下來。
隨後朱雄英與馬皇後不斷的詢問著災民的情況,好在高遠做的還不錯,針對那些身體有病的,還細心地安排了大夫去診治,所有的花費也都是衙門在墊付。
天長城內災民的救治是沒問題的,馬皇後轉了一圈以後,決定去往最近的村子裡去實地看看。
高遠與劉漢原本想隨著馬皇後一起去,最起碼領路也行。
但是卻被馬皇後給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