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黨爭的問題,從古至今,曆朝曆代多少都是有的,當然這就牽扯到了皇權的問題了。
然而從秦始皇一直到明朝的現在,中原一直都是皇權集中體現的朝代呀,總不可能讓皇帝吧權利分散下去吧,估摸著洪武大帝就不同意。
關於的事情,皇帝集權的事情,估摸著並非是朱雄英一個人就能主導的,也或許這種製度,隻有在了關鍵的時候才能啟用,而大明朝的現在,任何政治製度都是行不通的。
畢竟洪武老爺子,直接管理著中書省(內閣),六部、督察院和五軍都護府,除了這些部門以外,還有負責民政的承宣布政使司、負責刑獄的提刑按察使司、負責軍政的都指揮使司。
如何有效的解決黨爭,目前來看是沒有任何的有效辦法,畢竟聰明如歐陽修,洋洋灑灑一篇《朋黨論》,也沒有解決大宋時期的黨爭問題。
社會是進步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也或許當大明有一天開始有了資本主義那種萌芽時,或許就是改變的時候吧,隻不過現在不合適。
崎嶇的山路很快就到了儘頭,累的氣喘籲籲的馬皇後也在眾人的勸說下,登上了馬車。
朱雄英上了馬車就斜靠著,嘴裡嘀咕道:“真是累死我了。”
馬皇後笑道:“當初隨著你爺爺不行去往鳳陽,難道不累嗎?”
朱雄英笑道:“那可不累,畢竟我時不時的做馬車,而爺爺他們全程步行的。”
:“你爺爺待你也是極好的,怕你步行累呢。”
朱雄英點頭說道:“爺爺是挺好的,但奶奶更好。”
馬皇後噗嗤一笑說道:“你呀,淨會惹人開心。”
朱允炆輕聲細語地說:“大哥,平日裡也不見你讀書習字,為何你總能作出如此佳作呢。”
朱雄英笑道:“其實呢,詩詞不一定你讀書好,寫字好就能作的出來,這與環境呀,靈感呀什麼之類的都有關聯。”
雖然朱雄英說的比較牽強,但朱允炆還是認真的聽了,絞儘腦汁的在想,自己為何一句詩詞也做不出來。
馬車終於在黃昏時分抵達紫荊城了,洪武大帝在得知消息以後,就急匆匆的在奉天門處等候了。
當馬皇後的馬車徐徐停下,洪武大帝急忙奔了過去,拉著馬皇後的手說:“妹子呀,可想死咱了。”
馬皇後瞥了一眼洪武大帝說:“又貧嘴了,大家夥都看著呢。”
洪武大帝這才看著朱雄英與朱允炆說:“你們兩個玩的儘興了吧。”
朱雄英搖搖頭說:“那路可難走了,馬車都走不動,我們走了很長時間呢。”
洪武大帝這才注意到馬皇後,朱雄英,朱允炆,徐妙錦等人腳上的鞋子都是泥濘不堪的樣子。
:“哎,妹子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