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有一個月的時間,是給各參賽隊伍訓練包括熟悉京師賽場的時間。
當然了天下各地距離京師的路程有遠有近,這也是為了確保所有參賽隊伍都能準時參加比賽的原因。
關於門票的話,朱雄英以前曾經提議蹴鞠比賽的門票定為十文錢。
仔細想一想,十文錢似乎是有點高了,畢竟那巨大的賽場可是能坐將近五萬人的。
五萬人,每人收取十文錢,那就是五十萬錢,將近五百兩銀子呢。
似乎是有點太多了,深思熟慮之下,朱雄英覺得應該讓普通百姓也能看一場激烈的蹴鞠比賽。
於是朱雄英與徐妙錦等人商議以後,決定把門票定為五文錢。
這樣一場蹴鞠比賽下來,五萬人也就是二十五萬錢,二百五十兩銀子了。
蹴鞠比賽的規則結合了唐宋元時期的規則,朱雄英也借鑒了後世足球的一些規則,比如除了守門員以外,不能用手碰球之類的。
蹴鞠比賽的規則,朱雄英用了將近一個時辰才寫出來,當然了關於門票的規則,冠軍球隊的選拔也一並寫了出來。
目前大明累計有山西,陝西,北直隸,山東,南直隸,河南,四川,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湖廣,貴州等十五個區域。
比賽原本可以按照十五進八的樣子來進行,然而卻出現了單數這樣的情況。
絞儘腦汁的思考片刻以後,朱雄英決定按照抽簽的辦法來分為兩隊。
每一輪的比賽都要進行抽簽。
第一輪的比賽,十五支隊伍進行抽簽,抽到空白簽的隊伍不用參加比賽,隨後抽到簽的隊伍直接開打也就是了。
第一輪比賽結束以後,按照戰績計算各個隊伍的排名,當然了,排名靠後的隊伍自然就淘汰了。
剩下的八支隊伍就開始為進入四強做準備。
四強之後,也就是冠軍賽了。
如此以來,第一輪出過抽到空白簽的球隊不用參賽以外,就隻剩下十四支隊伍參賽,也就是需要踢七場球就可以了。
第二輪的四強賽,八隻隊伍隻需要踢四場球,四強賽隻需要踢兩場球,冠軍賽嘛,就是兩個隊伍的比賽了,當然了,沒有進入冠軍賽的兩個隊伍,還需要踢一場球,去爭奪季軍。
(如果分配的不好,請勿噴呀)
單程賽製也就這樣誕生了。
當朱雄英把關於蹴鞠比賽的製度呀,賽程呀都製定出來以後。
徐妙錦問道:“那冠軍,亞軍,季軍的獎勵是多少?”
朱雄英沉思道:“各支球隊總共要踢十六場球,咱們就算每一場都能坐五萬人的話,那麼十六場比賽的門票收入應該在四百萬錢,換算成白銀的話,也就是四千兩左右吧。”
:“冠軍的話,就是兩千兩銀子,亞軍一千兩,季軍五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