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眾人行禮朱雄英打了一聲哈欠,揮手說道:“諸位不必多禮了。”
朱雄英懶懶散散地坐在洪武大帝身旁的空位上以後,洪武大帝喊了句:“臭小子,還不向兩位道長行禮。”
朱雄英正準備行禮時,張天師卻說道:“殿下不必如此,貧道方外之人不在意這些。”
朱雄英並沒有起身,看著洪武大帝問道:“爺爺,您有事讓樸總管告訴我就行了,還非得讓我親自來?”
:“臭小子,若非是兩位道長想要見你,你以為咱想傳召你?”
朱雄英隨即看著張天師與丘真人問道:“兩位真人不知尋我何事?”
張天師捋著胡須說道:“昨日聽聞殿下以道法創作了一本拳法,其中那些關於道法的理解,令貧道感觸頗深,所以今日冒昧前來,驚擾殿下之處,還望殿下海涵。”
朱雄英聳聳肩說道:“其實對於道法,孤的理解並不深,之所以創作太極拳,不過是用來給我爹鍛煉身體用的。”
丘玄清說道:“殿下孝心可鑒,令人敬佩。”
丘玄清話鋒一轉說道:“殿下在太極拳的序言中說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柔克剛,剛柔並濟這些話,貧道自問對於道法研究頗深,但其中有些道理至今尚未參透,還請殿下解惑。”
朱雄英輕聲說道:“其實對於道法,孤也是一知半解的,說不上了解的多麼透徹,當然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思維,理解問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這或許就是道法中的道法自然吧。”
:“精辟呀,精辟,殿下三言兩語就道破了道法的真諦,真是令人歎為觀止呀。”
朱雄英有些尷尬,就這麼幾句話,自己說的屁也不是,竟然被丘真人如此推崇。
張天師又說道:“殿下的太極拳暗含陰陽,然而陰陽始終是對立的,就好比剛和揉,而殿下的太極拳剛中帶柔,柔中帶剛,講究剛柔並濟,不知殿下可否解惑?”
:“其實呢,人體是一個不斷運動著的有機整體。易學認為,天下間的一切事物的運動,無一不是陰陽的對立統一。人的生命運動,其本身就是陰陽對立,雙方在不斷的矛盾運動中取得統一的過程。”
:“凡是屬於溫熱的、上升的、明亮的、興奮的、輕浮的、活動的等方麵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陽的範圍;凡是屬於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製的、靜止的等方麵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陰的範疇。而太極拳就順從陰陽變化之理,在一招一勢動作之中,陰中含陽,陽中具陰,陰陽互變,相輔而生。”
:“陰中含陽,陽中具陰,陰陽互變,相輔而生,妙呀,妙呀,殿下這番話可真是醒醐灌頂呀。”張天師脫口說道。
朱雄英輕輕一笑說道:“小子年少,不過僅有九歲,對於道家之類的經典,也不過是看了幾本而已,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兩位道長海涵。”
丘真人說道:“悟道並非在於年紀,有些人或許三兩歲就悟道了,有些人或許終其一生也無法悟道,而殿下就是屬於那種天資聰穎,天賦異稟之人,在九歲年紀就悟了道,真是道門之幸事也。”
朱雄英有些尷尬地說道:“丘真人,孤再說一次,孤對於道法的理解,真的是一知半解。”
丘真人笑著說:“若是殿下對於道法的理解一知半解,那貧道就是一竅不通了。”
朱雄英有些無語了,這丘真人怎麼如此頑固,自己都說了對於道法並不了解,他偏偏說自己精通道法。
自己幾斤幾兩,自己難道不清楚?
張天師輕聲說道:“殿下,貧道前些日子翻修了山門,門楹處欠缺一副對聯,不知殿下可否賜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