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走走後門(2 / 2)

朱雄英來到禦書房時,武將們紛紛站了起來,滿臉堆笑的詢問著。

洪武大帝脫口說:“大孫呀,你這些叔伯都想讓自己的兒子呀,孫子呀,去軍事學院深造一番,你有啥想法。”

朱雄英環顧四周,看著眾人說道:“按道理,我是不該拒絕諸位叔伯的,但是你們應該也知道,軍事學院是麵向全天下百姓的,隻要是年滿十二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人,都可以加入軍事學院,但前提是必須要通過考核。”

:“殿下呀,俺們來找聖上就是希望能走走後門的,你也知道俺的孫子,那他N的就是個敗家的玩意兒,狗屁不通,哪兒能通過殿下的考核呢。”馮勝說道。

:“馮老將軍,軍事學院是為了給大明培養將領的地方,您孫子若是真的難以成才,您何必讓他去軍中呢,咱們還有醫學院,儒學院,水利學院等等。”

:“哎呀,殿下,誰都知道軍中升遷是最快的了,去那醫學院當個郎中,哪有什麼前途,再說了還有那水利學院,就是修修堤壩,修修宮殿和城牆,俺孫子可不是那塊料,再說了,他也吃不了那種苦。”

朱雄英看著馮勝說道:“馮老將軍,您是不是對水利工程有什麼誤解?難道那些為咱大明修堤壩,修路,修宮殿的工匠們就不值得您尊重嗎?”

:“您知道現在工部那些工匠的俸祿是多少嗎?”

馮勝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朱雄英問道:“您是國公,俸祿應該是最高的,但一個月也不過支米六十石吧,合計也不過是十幾兩的銀子的俸祿對吧。”

馮勝點了點頭以後,朱雄英再次說道:“可現在工部最普通的,沒有品級的工匠,一個月俸祿是十兩銀子,那些有品級的則更高,工部那些有技術在身的工匠,一個月俸祿在五十兩。”

聽的朱雄英這番話,馮勝看著洪武大帝說:“聖上,這不公平呀,為啥那些工匠都比俺這個國公的俸祿高了。”

洪武大帝攤開雙手說:“與咱有何關係,那都是大孫自己發的俸祿。”

朱雄英嘿嘿一笑說:“對於那些有技術的工匠,俸祿自然要多發點,畢竟人家吃的苦,乾的活是最多的,就比如玻璃,水泥,作坊,三山門那塊的房屋改造等等,還有目前修的路,他們都付出了心血,不多發點俸祿,我自己都覺得對不起那些人,當然了,還有每期的報紙,都是他們日夜不間斷的印刷出來的。”

這番話落下以後,朱雄英繼續說道:“其實你們對於水利工程方麵的這些人才都有些誤解了,要知道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是需要去發明創造的,比如咱們現在使用的火器,如果不是火器局那些工匠們夜以繼日的鑽研,你們這些將領如何用得到這些威力巨大的火器?若是那些工匠不努力,你們如何見到新奇的玻璃和堅固的水泥。”

:“發展是咱們大明日後必須要做的事情,咱們還要製作出威力更加大的火槍,火炮,那些火槍射程要達百步,火炮射程要達千步,還有艦船等等,各種東西都必須要製作出來,隻要發展起來了,那麼咱們還擔心元廷兵馬來襲嘛?他們敢來嘛?”

:“其實水利工程學院不僅僅傳授水利方麵的知識,還有其他的包括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苧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製鹽、製糖工藝,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采和燒製,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金屬礦物的開采和冶煉,兵器的製造,顏料、酒曲的生產,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等,很多與目前咱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都有。”

聽的朱雄英這番話,洪武大帝鬱悶地說道:“大孫呀,咋的學院還傳授學生種地的知識,難不成將來要那些學生去種地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