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苦笑一聲說道:“聖上呀,俺們不就是擔心被刷下來丟人嘛,所以才來找您走走後門的。”
:“你們呀,可彆找咱走後門,傳出去了,不僅丟了咱的臉,也丟了你們的臉,好歹你們都是咱大明的武將,若是子孫武藝不行,謀略不行,那就彆入軍了。”
梅思祖脫口說道:“哎,罷了,還是回家好好準備吧。”
傅友德脫口說道:“看來隻有這一條路了。”
等到眾人離開以後,洪武大帝看著朱雄英嗬斥道:“你知道你剛才差點壞了咱的大事嗎?”
朱雄英不解地問道:“我啥時候壞了您的事?還是大事?”
洪武大帝瞪著雙眼說:“你剛才說什麼水利學院傳授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苧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製鹽、製糖工藝,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采和燒製,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等。”
:“那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鍛造,煤炭,製鹽的方法那都是能在學院內傳授的嗎?那他N的都是朝廷控製的,你若是傳授給了學生,那朝廷如何控製天下的鹽鐵等,鹽鐵若是流失出去了,你可知道會動搖咱大明的國本?”
朱雄英傻眼了,脫口說道:“鹽鐵煤炭就能動搖國本?”
:“你傻了吧,單單就說那鹽,那可是國庫的主要收入,畢竟是人都要吃鹽,鹽是必需品對吧,而且是消耗品,吃完了就要買,這要給國家帶來多少稅收?如果依著你說的,在學院裡傳授製鹽的方法,那麼學生學去了,自個兒在家就可以造鹽了,朝廷豈不是要流失一大筆稅收?”
:“鹽鐵專營,會給朝廷帶來源源不斷的稅收,打擊那些采辦鹽鐵的富商,鹽鐵也是民間的硬通貨,控製了它就等於控製了天下的經濟命脈,也因此曆朝曆代,都由朝廷控製者鹽鐵的經營,生產和銷售。”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百姓們天天都是要吃鹽的,所以鹽的價格並不能太貴,倘若是依著你說的,那些富商們掌握了鹽的製作技術,那肯定會變本加厲的提高鹽的價格,到時候,天下豈不是要亂了。”
聽得洪武大帝這番話,朱雄英尷尬地說道:“爺爺,我不過就是順嘴說說而已嘛,不要激動,既然您不同意,那鹽鐵的製作技術就不教給學生了。”
洪武大帝欣慰地說道:“除了鹽鐵技術以外,車船的建造、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采和燒製也是不可以傳授給學生們的,至於你說的榨油,造紙,陶瓷呀,製糖呀,磚瓦建築呀,染色技術等等是可以傳授的,最起碼這些會提高百姓們的生活水平,至於賺不賺錢,咱就不管了。”
朱雄英笑道:“爺爺,以後呀,孫兒會逐步建立榨油坊,造紙坊、陶瓷坊、石灰坊、糖坊等等一係列的作坊,那些作坊生產出來的東西,會不斷的銷售製天下各地,另外也會通過海商銷售至東南半島,西洋等等其他地方,到那個時候呀,世界各地的金銀會源源不斷的流向咱們大明的。”
聽得朱雄英這番話,洪武大帝脫口說道“大孫呀,不管你怎麼操作,要建造什麼作坊,必須要讓朝廷占的幾成,不能把那些作坊的大頭讓勳貴或者是其他人給占了,不然咱皇室就危險了。”
:“爺爺您就放心吧,大頭自然是由著孫兒說了算的,至於其他人給點甜頭也就是了,怎麼會把大頭都讓給他們呢。”
:“你這樣說咱就放心了,你呀就大膽的去做,咱可是清楚的記得,你說過的,大明終有一天會萬國來朝的,再現大唐時期的那種繁華。”
:“爺爺放心,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