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二次航海(2 / 2)

可謂是猶如養不熟的豬狗一般。

以前是這樣,後世也是這樣。

朱雄英要的是那些區域成為大明的疆域,百姓成為大明的子民。

唯有這樣,大明才能真正的成為這一時期天下最為繁華的國家。

當然了,若是想要實現這些,不管是軍事實力,經濟或者是文化等都必須要強盛,這也是朱雄英之所以建立學院的原因。

軍事學院為大明培養年輕的將領,水利學院為大明培養各種各樣的技術性人才,醫學院為大明培養治病救人的郎中,而儒學院則會培養一大批思想經過改造的學生。

這些人經過思想改在以後,必將忠於大明,等將來把這些人分彆派出去,讓那些西域各部落百姓,東南半島的百姓來學習中原儒家文化,那豈不是更好。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文化滲透更加方便的事情了。

隻要那些番邦的後代子孫學習了大明的文化,那麼不出三代人,他們的文化就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中原文化,他們也必將以自己身為大明子民,學習大明文化為榮。

除了文化滲透以外,還必須要把經濟滲透結合起來,隻要他們源源不斷的使用大明製作出來的東西,吃著大明的糧食,用著大明的物品,那麼將來也必將離不開大明了。

對於這一點,朱雄英是深信不疑的,當然了,這些事情朱雄英已經在做了,比如出海這件事情。

方孝孺是午後來的,從年初返回浙江老家以後,一直到前幾天才返回京師。

當然了,朱雄英並沒有嫌棄方孝孺回來的遲,畢竟當初朱雄英說了,回家去看看。

落座以後,朱雄英笑道:“家人都安好吧。”

方孝孺拱手說道:“多謝殿下關心,家人一切安好。”

朱雄英輕輕一笑說道:“你可是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孤卻讓你擔任出海的使者,是不是埋沒了你的才氣。”

方孝孺拱手說道:“那些都是彆人給的虛名而已,在下並不在意,再說了,能給朝廷做事,給殿下做事,是在下的福分。”

朱雄英輕輕點頭說道:“上次去了東南半島,這次你計劃去什麼地方?是沿著西洋西下,還是?”

方孝孺拱手說道:“這次屬下決定攜帶各類物資先行南下,先行在東南半島待一段時間,而後去往淡馬錫(新)、滿剌加(馬六甲)、蘇門答臘等地方。(如今的孟加拉灣附近的國家)。”

聽的方孝孺這番話,朱雄英輕輕點頭說道:“上次僅僅派遣了二十多艘艦船,這次孤已經與皇爺爺議定好了,分彆派出寶船、馬船、糧船、坐船與戰船等一百艘,這次比上次隨行人員更多,有士兵、軍官、水手、醫官等等。其中士兵孤調撥一萬水軍,水軍將領二十餘,水手一萬,醫官兩百等,其他各類人才也有將近一萬多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