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李敏這番話,不止是朱雄英傻眼了,洪武大帝也大惑不解地問道:“為啥忽然想辭職?”
李敏緩緩說道:“去歲以來,臣偶有小疾,常感頭暈目眩,已不能處理工部日常的事務,原本年前就欲向聖上遞交辭呈,然而又想到年後學院要開學,又要修路,如今事情按部就班的落實了下去,所以臣今日先提出來,回頭遞交辭呈。”
不等洪武大帝說話,朱雄英就問道:“若是李尚書走了,學院的事情如何是好?”
李敏笑道:“微臣辭去工部尚書一職就是為了傾力給大明培養人才的,所以學院的事情,請殿下寬心即可。”
這時候,洪武大帝問道:“若是你走了,尚書一職該由何人擔任?”
李敏想了想說道:“目前左右侍郎王虎和趙翥雖說能力可以,但威信不足,臣舉薦薛祥。”
薛彥祥洪武大帝是知道的。
薛祥,字彥祥,無為人,精通水性,有“混江龍”之稱。
元末時,薛祥追隨俞通海結寨自保,後率巢湖水軍投奔了自己,協助義軍渡江作戰,征戰四方,打敗元軍及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張士誠部,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
其人生性仁厚、剛直不阿。曾經是京畿都漕運使,掌管大明重要經濟命脈之漕運,任職淮安等地,體恤民情,政績斐然。
其後又升任之擔任工部都水清吏司,作為水利專家治理淮河水患8年,深得民心。隨後又曾監造過鳳陽的中都城。
履職以來,薛祥儘心儘職,仗義執言,為民請命,秉公辦事,政績考核曾全國第一,可以說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
雖然李敏舉薦了,但是目前來說薛祥上麵還有著左右侍郎王虎和趙翥,倘若是把薛祥空降為工部尚書,那也不怎麼合適呀。
洪武大帝沉思片刻以後說道:“工部尚書一職你先擔著,等咱與王虎,趙翥,薛祥談了以後再說。”
話落下以後,洪武大帝說道:“此事還要在廷議時商議一番。”
李敏拱手說道:“臣遵旨。”
李敏的辭職讓洪武大帝失去了繼續去觀摩午後軍事學院考核的興趣,簡單的用了些學院的飯菜以後,就隨著樸無用回去了。
謹慎殿內,洪武大帝看著太子朱標說道:“關於李敏辭職的事情,你如何想的。”
朱標緩緩說道:“李尚書這些年也算是兢兢業業了,如今既是身體有殃,那也沒辦法。”
洪武大帝麵無表情,輕聲說道:“李敏舉薦薛祥擔任工部尚書一職,你覺得如何?”
朱標一愣,隨即說道:“不是還有左右侍郎嗎?為什麼偏偏舉薦薛祥?”
:“李敏說了,王虎和趙翥能力是有的,但威信稍顯不足,而薛祥不僅能力出眾,威信也是可以的,畢竟曾經監造過中都。”
朱標輕輕點頭說道:“既是能力可以,倒也可以勝任尚書的職位了,隻不過王虎和趙翥不可能沒意見吧,畢竟這兩個是左右侍郎,朝廷跳過他們選擇薛祥,也難以服眾的。”
洪武大帝眉頭緊鎖,其實在他看來能力還是挺重要的,薛祥也是從地方上一直乾到京師任職的,若是沒有一丁點的能力,也不可能會被調到工部。
反而王虎和趙翥一直都在京師任職,沒有地方上的閱曆。
洪武大帝其實傾向於薛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