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皇孫授課(2 / 2)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既然來水利學院,估摸著家中至少是匠籍,或許有些學生對於學院為什麼開設畜牧,莊稼種植等課程很是奇怪,或者想不通,今天孤就給你們作個解釋。”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想必你們都有所耳聞,這也就意味著糧食的重要性,但是從古以來,中原天下曆經兩千多年的發展,糧食的產量卻一直沒有提高,這是因為什麼?諸位是否想過這個問題?”

:“是土壤的原因,種植的問題,稻種的問題,還是澆水的問題,還是百姓們疏於管理才導致的?”

:“同學們,大明建國不過十年的時間,這期間以來,大明開墾出來的良田僅有不足幾十萬傾,而大明目前累計良田不過一百五十萬傾,那大明的百姓有多少呢,三百萬左右,同學們想想,這些良田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養活大明百姓那是綽綽有餘了,但是遇到天災的時候,該怎麼辦?”

:“同學們,孤之所以要開設這些課程,最為主要的就是想要提高糧食的產量,倘若咱們的良田不變,而人數一直在上升的話,那麼遲早有一天會出現餓死人的現象,百姓裹不食腹,會出現什麼樣的事情呢?”

朱雄英話落下,同學們紛紛說道:“會出現戰亂……”

:“你們回答的非常好,縱觀古往今來,曆朝曆代衰亡的例子,大多都是饑荒導致的,漢末黃巾起義,就是因為朝廷賦稅太高百姓繳納不起,隋朝同樣是因為三征高麗,興修運河導致百姓負擔不起,元廷同樣是因為橫征暴斂導致敗亡的,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所以糧食對於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孤開設這門課程最主要的原因,孤期望用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時間解決天下百姓溫飽問題。而後再用十年或者是二十年的時間,讓大明步入盛世。”

朱雄英注視著學生們繼續說道:“以上這些就是孤為什麼要開設這門課程的原因,還有孤對於你們的期望,希望你們能不負重托,利用自己所學,研製出優良的稻種,高產地稻種。”

:“廢話不多說了,回到剛才張也先生所講的畜牧問題,今日孤隻給你們講一個事情,那就是關於彘的養育問題。”

:“平日裡咱們吃的彘肉,味道很大,而且有一股的騷味,這是因為彘沒有閹割,分泌的性激素使肉味難聞。而閹割的彘就沒有這個味,吃起來肉質鮮美,最為重要的是長得很快,大約五六個月的時間就能長到一百斤。”

閹割?

彘要進行閹割?

閹割以後味道會鮮美?

閹割以後五六個月的時間,就能長到一百斤左右?

這樣破天荒的說法,所有的學生那是聞所未聞。

朱雄英繼續說道:“彘如果沒有閹割由於體內性激素的作用易引發彘群爭鬥,為爭食物、爭領域、爭老大等咬架。咬架會使彘所獲得的能量被消耗掉,造成生長緩慢。爭鬥比較凶的,彘身體被咬傷,不但不生長反而體重下降,有時會被咬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閹割後的彘相對安靜較多,沒有性激素的刺激,彘性情比較溫順,彘群間友好相處,爭鬥較少,相對易於管理。”

待的朱雄英這番話落下以後,有學生問道:“殿下,彘經過閹割以後,真的會有這麼多好處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