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微微一笑說道:“爺爺放心吧,我的財政製度頒布下去以後,保管朝廷以後不會在發生這種空白印的事情了。”
洪武大帝其實也並非是想要處理王敏的,關鍵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避免以後出現大的動蕩。
也因此,洪武大帝揮手說道:“你且說說看吧。”
朱雄英淡淡地說道:“眾所周知,因為路途遙遠,所以錢糧在運送的路途之上會有損耗,地方官員到了朝廷的時候,會因為損耗導致了數字不一致導致對賬失敗,而往返路途遙遠耽誤時間,所以攜帶蓋了大印的空白賬紙作為權宜之計。”
:“聽起來似乎沒毛病,但實際上這樣的說法,屬於對財務知識一知半解,而且對目前朝廷的財務製度也缺乏基本了解。假如在地方出庫多少斤糧食,到朝廷入庫還是多少斤糧食,看起來兩邊的賬對上來了,但實際上,這樣運糧損耗為0,是不可能符合事實的,賬也不會這麼做的。”
:“隻要運糧,就必然有損耗,這是常識的問題。而如果發現了這個常識,就會發現另一項很尷尬的事情,違法攜帶空印帳紙為的是到中央把出庫入庫做平,而隻要把常識中的損耗加上,那出庫數就會出現問題,賬還是不平。”
:“倘若不拿空印紙賬做不平,拿了空印紙還是做不平,那這空印紙不白拿了?所以又有進一步的說法,認為廣泛使用空印是因為朝廷的財政製度有問題,沒有考慮損耗這種事情,脫離實際的財政製度逼著你們搞空印,因為製度弊端,所以官員無罪,空印有理,但實際上,朝廷的財務製度還真已經考慮到了這一問題。”
朱雄英看著諸多官員說道:“四柱清冊想必們都是清楚的吧,而現在這樣的財政製度嫣然是不行的,所以咱們就必須采取另外一種辦法來改革。”
王敏拱手問道:“不知殿下意欲采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改變現狀?”
朱雄英輕輕一笑說道:“王尚書切莫著急,聽孤說。”
朱雄英輕聲說道:“孤把這種新的製度稱之為龍門賬。”
主要是把全部賬目劃分為“進”、“繳”、“存”、“該”四大類,所謂“進”指全部收入,“繳”指全部支出,“存”指全部資產,“該”指全部負債?(包括所有者權益)。
“進”、“繳”、“存”、“該”之間的平衡式為“進-繳=存-該”。
每年終結賬時,一方麵可以根據有關“進”與“繳”兩類賬目的記錄編製“進繳表(利潤表)”計算差額,確定盈虧。
另一方麵還應根據有關?“存”與“該”兩類賬目的記錄編製“存該表(資產負債表)”,計算差額。
兩者計算確定的差額應該相等。
這種雙軌計算盈虧並核對賬目的方法叫做“合龍門”。
待得朱雄英解釋了一番新的賬務製度以後,王敏呼喊道:“這種製度完美的避過了現在存在的一切問題,皇孫殿下睿智,臣不及也。”
韓宜可上前說道:“臣也讚同。”
:“臣附議。”
:“臣附議。”
洪武大帝傻眼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自己還在琢磨大孫這種“龍門賬”到底可行不可能行的時候,文武百官竟然站出來紛紛附議。
剛才大孫說的時候,自己明明聽得清清楚楚,可現在腦子裡卻猶如一團漿糊。
洪武大帝看向太子問道:“你聽懂了嗎?”
朱標拱手說道:“孩兒半知半解。”
洪武大帝看著朱雄英,尷尬地說道:“大孫呀,你這種製度當真可行嗎?”
朱雄英笑道:“王尚書是明白人,您何不自己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