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賦稅?”
:“竟然這麼多?”
:“朝廷一年賦稅在兩千多萬兩,五年那就要一萬萬兩白銀了。”
曾經擔任過工部尚書,所以李敏知道修建新都的花費是深不見底的,於是接著說:“這隻是一個大概的數字,真正到最後花費多少錢,沒人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應該更多。”
宋濂歎了一口氣說道:“看來學堂的事情,要從長計議了。”
朱雄英笑道:“朝廷沒錢,但孤有錢呀,孤決定了明年先行在陝西,山西,甘肅等各省先行建立一座能容納五百人的學堂。”
:“容納五百人的學堂?殿下,這花費估計不會太少呀。”劉伯溫說道。
:“如今皇家學院一年的花費已經不小了,各府建立學堂以後,要征收所有符合年紀的學生。不過呢,為了維持學堂的基本秩序,先生的俸祿呀等,每個月學生們還是需要繳納點錢的。”
:“不知殿下覺得繳納多少束脩?”
:“一個月兩百文吧,學堂管吃管住。”
:“已經很低了。”宋濂說道。
劉伯溫說道:“是呀,當年老朽小的時候求學,束脩要花費了好幾兩銀子呢。”
朱雄英笑道:“咱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嘛,而是為了給大明培養人才。”
:“談笑間,殿下又做了一件大事情,而且這件事情必將推動大明步入盛世。”
:“宋先生嚴重了,孤是皇太孫嘛,有義務做這些事情。”
:“當然了,隻要是有益於大明的事情,孤都會堅定不移的去做。”
處在禦書房忙著批閱奏折的洪武大帝忽然聽說宋濂,劉伯溫等人來了,而且在吃肉喝酒。
於是就讓樸無用把堆積如山的奏本,轉交給太子朱標,轉身也來喝酒了。
一番行禮後,洪武大帝一屁股坐下,看著眾人說道:“臨近春節了,朝廷裡實在是太忙了,咱案頭堆積的奏折,如山一般。”
:“聖上辛苦了。”
:“聖上如此辛勞,實乃大明之福。”
洪武大帝灌了一杯酒,看著宋濂問道:“學院裡應該快要放假了吧。”
:“今天來就是詢問殿下關於考試和放假事宜的。”
洪武大帝輕輕點頭說道:“時間過得挺快,轉眼間,學院已經辦了快一年了。”
:“剛才殿下說了明年要在陝西等各地開辦學堂的事情,聖上覺得如何?”宋濂問道。
:“這是好事情呀,隻不過,朝廷沒錢呀。”
朱雄英說道:“爺爺您彆擔心,明年各地開辦學堂的事情,前期的投資屬於我的,朝廷隻需要聘請一些先生去教導學生就行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咱隨後與群臣商議一番,爭取明年春天就開始動工,等到八九月份,學堂建立起來以後,就開始征收學生入學。”
洪武大帝對於開辦學堂的事情自然是極力讚成的,畢竟也用不著朝廷去花錢,隻需要安排當地的教渝去管理學堂,另外聘請寫教書先生也就是了。
明年的事情其實很多的,北平新都、延安興修水渠、遼東衛城、衛所的修繕、各府學堂,這些事情都是需要花錢的,而且哪一個花的錢都不是小數目。
朱雄英僅僅是喝了幾杯酒,就再也沒有喝了,原因是徐妙錦來了。
回到坤寧宮的朱雄英才才落座,韓婉茹就興奮地說道:“殿下,您的小說賣脫銷了。”
朱雄英不解地說道:“你說的是神雕的故事?”
:“是呀,前幾日工部印刷出來三千本的小說,三天的時間就銷售一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