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這就修書一封,向遼王言明此事,看他怎麼說。”
趙寒點了點頭。
李慕芸猶豫了一下,勸說道:“我大周的鐵礦雖然不少,但大多都聚集在西部地區,泗水郡雖然山脈眾多,但還未聽說,哪裡發現有鐵礦的存在。”
“所以,我勸你最好不要報太高的期望。”
聽到這話,趙寒心中一暖:“我明白,我勘探鐵礦,主要是為了將礦石掌握在自己手裡,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勘探鐵礦這是一項長期工作。”
“至於平日裡需要的鐵礦,還是以官礦采購為主。”
聊了一會兒後,趙寒便回到家中,寫好一封書信,命人寄給了遼王。
接下來的幾天,小雲村又有了新的動作。
由於貨物的運輸越來越多,趙存根便選拔人員,成立了專門的車隊。
說是車隊,其實乾的就是鏢局的活,隻是不對外開放而已。
而車隊的來往的護衛工作,自然由護衛隊負責,好在泗水郡的山匪已經銷聲匿跡,即便還有零零散散的存在,也不敢來找小雲村的麻煩。
所以,護衛工作倒也沒有什麼風險。
同時,趙存根還成立了兩百人的勘探隊。
這些人十人為一組,一共分為二十組,在泗水郡周邊的山脈進行勘探。
另外,冶煉廠的招工公告也放了出去。
相比於燒製琉璃和香皂,煉鐵既是一個技術活,相對也辛苦許多,趙寒將工錢提高到了五百文一個月。
如此一來,小雲村原本充裕的勞動力,便顯得有些緊張起來。
對此,趙存根倒也不擔心,每天都有不少的外鄉人過來投奔,到時候,隻需要挑選合適的人選,補充進來就是。
在忙碌了兩天後,一座煉鐵爐終於被建造完成。
待泥土全部曬乾後,趙寒帶著二牛開始進行試驗。
整整忙活了一個上午,兩人從廠子裡走了出來,他們臉上都被熏得黑乎乎的。
“試驗的如何,這爐子能用嗎?”
趙存根緊張的問道。
他知道趙寒對於煉鐵爐的看重,這要是搞砸了,他根本沒臉交代。
“能用倒是能用”
趙寒皺了皺眉頭,說道:“隻是,煉製的效果不是很如意,良品率有點低。”
他和二牛煉製了好幾次,要麼煉製的鐵器太脆,要麼是太堅固,難以成形,這和他設想中的差彆太大。
趙存根心頭一緊:“可是哪裡出了紕漏,我讓那些工匠重新弄。”
“和那些工匠沒有關係。”
趙寒搖搖頭:“是我設計上的問題,隻需要稍微改進改進,應該就可以了。”
接下來的幾天,趙寒手把手指導那些工匠,對爐子進行改造。
每一次改造之後,他都會試驗一下如何。
如此反複數次之後,爐子終於達到了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