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殿下,經過這些年的交手,對於那些海寇,我們也算是較為了解。他們大概有兩萬人左右,都聚集在東麵的黔魚島。”
胡昆說道。
“兩人萬人左右”
李婉兒眼中冒出一抹寒芒。
“那些倭寇,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會不會有大周的人和他們勾結在了一起,狼狽為奸,肆虐百姓?”
這話一出,在場官員的臉色都驟然一變。
“殿下,微臣可以保證,絕無此事。”
胡昆沉聲道:“若真有大周人和其勾結,我們不會發現不了。所以說,那些海寇,都是正兒八經的倭國人。”
“你確定?”
李婉兒眉毛一挑道:“那胡大人請解釋一下,錢塘劉家的滅門,是怎麼回事?”
“你瞧我這記性。”
胡昆一拍額頭道:“劉家是本地的鄉紳豪強,手下養了不少的家丁,他們暗中和海寇勾結,作為內應。”
“這次錢塘縣的淪陷,就和劉家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錢塘縣縣令帶領官兵和百姓,將劉家人全都殺了,也算是除了一大禍患。”
“劉家人死不足惜,隻是可惜了那些官兵和百姓,他們以命相博,還是未能將守住城池。”
說完,場上歎息聲不止,那些官員都是一副悲痛的神情。
這時,一名隨從來到胡昆身旁,小聲的說了幾句。
“殿下,宴席已經備好了,咱們不如先入席吧?”
李婉兒點點頭,站了起來。
在胡昆的引導下,眾人來到了一間屋子,裡麵已經備好了幾桌酒席。
落座之後,胡昆拿起酒杯,說道:“殿下能來東山郡,這是我們的榮幸,我們代表東山郡的百姓,向殿下敬杯酒。”
那些官員也都舉起了酒杯。
“胡大人和諸位都客氣了,接下來的平亂,還要諸位多出力才行。”
李婉兒將杯中的酒一飲而儘。
趙寒和蓮兒坐在一旁,兩人都未飲酒,隻是在一旁默默的看著。
酒過三巡,眾人都有些醉意了,胡昆也沒有那麼拘謹,膽子大了起來道:
“殿下此次前來平寇,微臣很是高興,隻是,微臣有些話不吐不快,又怕殿下責罰。”
“胡大人但說無妨,本宮絕不會因言而罪人。”
“好,那我就說了。”
胡昆說道:“殿下此次前來,隻帶了一千人,而那些海寇卻有著兩萬人左右,即便加上郡城的官兵,也不是那些海寇的對手。”
“微臣以為,現在的情況,不可與其正麵力敵。”
“不正麵作戰,又如何將海寇擊退?”
李婉兒問道。
“這個簡單,海寇雖然攻陷了錢塘縣,但他們隻是為了錢財,要不了多久,就會自行退去。”
胡昆回答道。
“這樣如何能行,本宮此次就是為了平亂而來,若是消極避戰,消息傳回京城,那些大臣又該如何看本宮。”
看著胡昆還要勸說,李婉兒擺擺手道:“胡大人不必再說了,來之前,我已經和諸位朝臣都商量好了,若是人手不足,就在東山郡就地招募。”
“這個和海寇作戰,可是凶險萬分,我就怕殿下找不到人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