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的沉默後,戶部尚書率先開口道:“臣以為,和西夷之前,萬萬不可輕啟戰端,否則,後患無窮啊!”
“如今之計,應該是迅速的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西夷,進行講和,不管是付出怎樣的代價,都要說服他們收兵。”
這話一出,得到了不少大臣們的附和。
“臣附議!”
這些大臣中,除了陳輝一派,還有不少中立的大臣,甚至,還有擁皇派。
這個倒不難理解。
西夷人的戰鬥力之強,可是公認的,即便是號稱天下無敵的北蠻鐵騎,在其麵前,都要遜色幾分。
而如今大周的軍隊,戰力實在堪憂,在這些大臣看來,能講和自然是最好的。
“我倒是覺得,怎麼都不能講和!”
李淮直接表達了反對的意見。
“這些年來,為了防止北蠻和西夷打過來,咱們每年都要給他們大量的錢財,而北蠻和西夷還貪得無厭,胃口越來越大,咱們的國用已經難以負擔,
“若是咱們主動講和,西夷那邊獅子大開口,索要更多的錢財,咱們哪什麼給他們?!”
這話一出,便得到了一些大臣的認同,其中一人說道:“遼王說的沒錯,咱們主動講和,隻會助長西夷的囂張氣焰,他們更是不把咱們大周放在眼中!”
“到時候,他們提出的要求會更加的過分和無理,咱們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與其如此,不如和他們狠狠的打一場!”
“孫大人,你說的簡直,打仗可不是你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情!”
戶部尚書冷笑道:“打仗可是要耗費大量的錢財,與其如此,不如把這筆銀子拿出來,給予西夷,讓他們收兵,這樣,咱們的損失反倒是更小一些。”
“反之,若是咱們打輸了,那才是最麻煩的事情。到時候,西夷要求每年咱們增加多少錢財,咱們就得增加多少。”
“我倒是想問問諸位大臣,這筆銀子,該從哪裡出呢?”
另一名主戰的大臣站了起來,反駁道:“我倒是想問一問尚書大人,講和的銀兩,咱們該從哪裡出呢?”
戶部尚書想也未想,直接說道:“我算了一下,再增加一成的稅賦,應該就夠了。”
“一成的賦稅?”
那名大臣冷笑了起來:“你說的輕巧,這幾年來,賦稅一加再加,那些百姓已經不堪重負,再增加一成,你這是要把他們往死裡逼,到時候,那些百姓揭竿而起,你付得起這個責任嗎?!”
戶部尚書沒好氣道:“你這話說的,增加賦稅是我想的嘛,不這樣的話,每年的國用從哪裡來!”
這些大臣越吵越激烈,最終,也沒吵出個所以然來。
李雄被說的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隻能命這些大臣都先回去。
到了第二日早朝,商談的重點自然還是楓林郡的戰事。
這些大臣們分成了兩派,又吵得不可開交。
這讓李雄聽得是一陣頭大,隻能將群臣都轟了出去,將李淮留下。
李淮的立場,自然是一力主戰,他分析了講和和開戰的各種利弊,這和李婉兒在書信中所提及的,幾乎是一致。
其實,李雄也知道,講和納貢這種事情,無異於割肉伺鷹,隻會令大周越來越虛弱,而西夷越來越強大。
但他也是沒有辦法,大周軍隊的戰力,一年不如一年,若是打贏了還好,若是打輸了的話,丟掉楓林郡事小,若是西夷大軍長驅直入,他的皇位怕是都保不住。
這也是為何,這些年來,他一直傾向於講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