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央處,乃是一座巨大的高台。
柱子和王子玉身穿婚服,就站在高台的中間。
為了將婚禮搞得更隆重一些,趙寒拉著李婉兒做起了證婚人。
這場婚禮,和往日的婚禮完全不同,沒有了那些繁瑣的禮節,甚至,男女雙方的家人都沒有出現在婚禮現場。
不過,眾人都沒有在意這些。
隨著證婚環節的結束,按照正常流程,接下來,便是賓客入席。
然而,今天到場的百姓,可是有著一萬多人。
就是把炊事營的士兵累死,也做不出那麼多的飯菜來。
趙寒便折中了一下,讓炊事營隻做白饅頭,發到那些百姓的手中,讓他們充饑。
一屜屜的饅頭蒸好之後,放到了那些百姓的身旁,任他們自己去拿。
這看上去有些簡陋,但其實已經很是不錯了。
畢竟,這個年代,一般的百姓人家,除了過年之外,誰家平日裡能吃的上饅頭,能窩窩頭管夠,已經謝天謝地了。
“大家夥隨便吃,我們東家說了,今日饅頭管夠。”
站在竹屜旁的士兵高聲道。
那些百姓都圍了過來,其中一人拿了饅頭之後,扔了一個銅板進去。
“這位兄弟,快把你的錢拿回去,這些饅頭都是免費給大家吃的。”
那名士兵將銅板拿了出來,遞到了那人的麵前。
然而,那名男子卻沒有接回來的意思,而是笑著說道:“既然是參加婚禮,豈能不隨禮,隻是囊中羞澀,隻能拿出一個銅板來。”
說完,他不待士兵說話,直接離開。
那些士兵剛想追上去,其他的百姓也都效仿男子,從兜裡掏出一個銅板,放到了竹屜中。
那些家裡條件不錯的,則是放了幾枚碎銀子進去。
不隻是這一處,其他幾處發放饅頭的士兵,也都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無論他們怎麼勸說,那些百姓都堅持要隨禮。
趙寒很快就得知了這個情況,這讓他大為驚訝。
要知道,西夷人大軍進犯,郡城的這些百姓雖然沒有遭災,但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城內的物價是瘋漲,而他們做工的工錢卻是沒有任何的提高,這讓他們過得很是拮據。
他這一次讓這些百姓來參加婚禮,
一來是改變大家夥的想法,再者,也有救濟那些窮苦人家的意思。
他本來還以為,那些百姓會多拿一些饅頭,帶回去給家人吃,為此,他命令那些士兵,按照一個人十個饅頭的數量來做。
可誰想到,那些百姓最多也就拿了兩三個饅頭而已,而且還都付了錢。
那錢說是隨禮錢,但趙寒如何不清楚,這隻是那些百姓的借口罷了,他們這是不想占自己的便宜。
“往日賑災的時候,官府也會發放糧食,那些百姓不哄搶就不錯了,更不會有人主動付錢,今日我是大開眼界啊。”
胡煒神色複雜道。
“但凡是趙寒所作的事情,結果總會和彆人不一樣,在泗水郡時如此,到了楓林郡,還是這樣。”
李婉兒也感慨道:“他身上似乎有著彆人沒有的魔力,總能給人以驚喜。”
兩人都知道,那些百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心裡感激趙寒幫他們打跑了西夷人。
在那些百姓的心中,趙寒的聲望,怕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