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衙內,楊成坐在書房,看著桌上的書信,臉色異常難看。
他能走到今天的這一步,很是不容易。
楊家幾代就是生意人,也算是積累了不少的財富,在當地也算是數得上號的鄉紳。
可即便如此,在那些官員麵前,也得點頭哈腰,時不時還要被各級官員敲一下竹杠,完全沒有任何的地位可言。
這讓楊父下定了決心,要培養出一名讀書人來,撐起楊家的門楣。
而楊成也算是爭氣,科舉一路斬關奪將,最終高中進士。
在古代,能中舉人,已經有了當官的資格,能中進士,最次也能混個縣令當當,若是有些門路的,則是能進入到六部,而那些出類拔萃之人,則是能進入到翰林院。
楊成自然不屬於那些出類拔萃之人,至於門路,更是沒有,隻能拿著銀子滿京城的托關係,走後門,企圖分到一個好的職位。
然而,有些事情,可不是僅僅有銀子能夠辦成的。
大周這些年來,階級嚴重固化,那些參與科舉的士子,其背後勢力錯綜複雜,人人都想要爭得一個好的位子。
最終,楊成沒有爭過彆人,被分配到了窮苦的山區作為縣令。
若隻是條件差一些,楊成倒也能忍,最關鍵的是,窮苦之地即便是刮地三尺,都收不夠賦稅。
如今朝廷國用緊張,考核各級官員的標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賦稅的收取能否達標,凡是收不夠的官員,直接就地奪職。
無奈之下,楊成隻能選擇自掏腰包,好在楊家還有些家底,算是糊弄了過去。
剛上任的幾年一直是如此,這讓楊成有些不堪重負。
一縣的賦稅,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楊家這些人積攢下來的財富,以極快的速度消耗著。
無奈之下,楊成隻能不停的在京城活動,試圖調走。
這時,他結識了一名世家子弟,經由此人介紹,這才算是調到了永安縣。
剛上任之初,楊成還是十分的開心。
永安縣可不是他之前的那處縣城能比擬的,由於趙寒的緣故,這裡的山匪幾乎要絕跡。
沒了山匪的劫掠,百姓便富足許多,每年的賦稅想要收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這讓楊成頓時生出了雄心壯誌,想要做出一番政績出來。
然而,他的雄心壯誌還未來得及施展,便收到了來自楓林郡的書信。
趙寒是何等人物,他上任之初就調查的清清楚楚,對方的背後,站著的可是長公主!
連郡守袁東都不願意摻和進去,可見其中水有多深,他一個小小的縣令,搞不好就會成為炮灰。
然而,楊成根本沒得選。
若是不聽話,對方分分鐘就能將他拿下。
這樣一來,他和楊家二十多年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而聽從對方的安排,萬一成功了,他就能順勢抱上那些權貴的大腿,從而飛黃騰達!
沒有太多的心裡掙紮,楊成就做出了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