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經曆了瑤池莊園的事情後,他的這一絲幻想也完全破滅。
那些被抓的人中,有一大半都是府衙的官員,其中還不乏胡煒的得力乾將,他們在胡煒眼皮子底下,都敢和那些糧商勾結,那些偏遠縣城的官吏,怕是更腐敗。
一旦將糧食交到他們手中,事情就不是自己和胡煒能控製的了。
“公子,您千萬不能衝動啊。”
朱母忍不住勸說道。
一旁的大牛和朱七七已經被朱母說服,也勸說了起來。
“你們都不必說了,我心意已決。”
趙寒擺擺手道:“不過,你們也不必擔心,我並沒有打算開設粥棚進行賑災。”
這話一出,三人都愣住了。
“不開設粥棚,那如何賑災?難道,直接將糧食發放到他們手中?”
朱母一臉的不解。
但凡賑災,都是開設粥棚,趙寒不會不知道。
“很簡單,我準備以工代賑。”
趙寒說道。
“以工代賑?”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很快,朱七七便想到了什麼,說道:“公子的意思是,將這些人招募為工人,給他們發放一定的報酬,從而進行賑災?”
“沒錯。”
趙寒點了點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單純的賑災,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如將他們招募過來,給他們一份工作,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
以工代賑,在前世社會,是很常見的一種賑災手段。
畢竟,單純的開設粥棚,很容易讓一些災民養成惰性,一旦停止施粥,這些人就會進行鬨事,從而發生朱母所擔心的事情。
而以工代賑,便可以從根本上杜絕這個問題。
“這個主意倒是不錯,不過......”
朱母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皺眉道:“那麼多災民,公子哪裡雇傭的完?”
整個楓林郡都遭遇了寒災,這些災民的數量,加起來最少也有個大幾萬人,甚至還要多上不少。
趙寒就是開設再多的工廠,也容納不了那麼多的災民。
大牛也點頭道:“伯母說的沒錯,這些災民太多了,即便咱們將小雲村的廠子都搬過來,也雇傭不完啊。”
“你們所說的問題,我已經想好了。”
趙寒解釋道:“接下來,商會會再開始幾個廠子,這樣,也可以容納一些災民,另外,我和胡大人商量了下,楓林郡剛剛遭遇了戰爭,許多橋梁等設施都被那些西夷人給毀了,正好借這個機會,雇傭這些百姓興建橋梁、水庫等。”
“這些可都是大工程,足以容納所有的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