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案子這《珍珠衫》,犯人在押,是否需要駁回。負責人是張龍,駁回理由是量刑過重”
“啟稟各位大人,此案按照證詞、證物說明,這老翁偷取被告珍珠,推搡之後摔倒而亡,原告不應被判死刑。”
“確實量刑過重,發回重審”張清也覺得量刑過重。
......
就這樣過了一些證據不足,量刑過重的,但是有一些更早的人已經被殺了,結果現在要翻案了。這就困難了。
“第三十個案子,被告已經問斬,駁回理由是證據不足,負責人是林洞”
“啟稟眾位大人,這被告雖然已經問斬,但是在起證詞中,雖然與鄰居發生爭執,但是一沒有找到凶器,二沒有找到帶血的衣服,三被告人有不在場證明。單憑主觀臆斷恐怕不足以證明其有罪”林洞說道
“駁回吧,當做懸案處理”刑部尚書說道。
“第三十一個案子,前長安守備之子被逼自儘一案,駁回理由,一女多許,仗勢欺人,自儘原因未查明,是否一女多許未查明,糊塗結案,負責人錢樂。”
“啟稟各位大人,這按照證詞長安守備之子與張財主家之女雙雙自儘,本來已經要過門的妻子為什麼雙雙自殺,前長安守備狀告長安府知府,但刑部草草收案,未有充分證明”
“重新審理吧,彆讓老百姓說我們官官相護。”刑部尚書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脾氣了,通過前麵的唇槍舌戰也知道,大理寺駁回都是有所依據的,這次過來完全是氣的狠
就這樣,五年不到500個案件回爐重造的有將近100個。刑部官員和張清都感覺到沒有意思了,花了一大天的時間,丟了一大天的人。
刑部尚書也沒說什麼客套話,可能是生氣了,轉身就帶著一眾官員走了,而督察院則是很有風度的和張清打了一個招呼,轉身離開。
看著眾人離開,李艾這個炮引著,也是和自己的老大打個招呼,帶著小弟們離開了,小弟們到了自己的地盤問道,“李大人,咱們可是應該沒事吧!”
“你們做的不錯,該認的錯誤就認,一點小錯誤,頂多就是官不做了,朝廷不會有大懲的。”
“比掉腦袋,流放丟官都不算什麼了。”
“對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官丟了過幾年活動活動不又當官了。”
“對、對、對,李大人說的沒錯”
“好了,不和你們聊了,不過這個刑部吃了不少虧,以後刑部再有什麼案子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彆著了他們的道。”
“屬下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