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官職(2 / 2)

寒門探花 EidolonLHF 3891 字 2個月前

蘇答:官員獲得的利益,是君主所授予地,有權才能謀利,所以官員必定忠於皇權。天下洶洶,覬覦皇位者很多,隻有讓臣子們忠於皇權,江山才能長久。

宇文歎道:真是這個道理呀!但是既然重用貪官,又要懲罰貪官是什麼道理?

蘇答:貪官必須重用,也必須懲戒貪官,這是作為君王的權術罷了。

宇文泰移席,謙恭地請教:請先生為我詳細說明!

蘇綽大笑:天下沒有不貪的官,貪腐並不可怕,可怕的隻是臣子不忠於君王。隻有不忠於皇權的人才是異己!用反貪之名懲罰異己,則在內可安枕,外可得民心,何樂而不為?這是一個好處。

第二個好處,官員是否貪腐,君主心裡其實很清楚,所以貪腐的官員在心裡也一定有恐懼,越恐懼就會愈忠於君主,這就是君主駕禦官員的權術。你不用貪官,又怎能懲戒貪官?所以才要這樣又用又懲戒!如果國家的官個個清廉,老百姓是很開心,但對於皇權的統治卻不是好事。

宇文問:這又是什麼原因?

蘇答:清官有可能以清廉為依仗,對皇權不畏懼而且沒有貪官那樣忠誠,經常直言強諫,君王以什麼名義懲戒清官?懲戒清官,老百姓不讚同;並且會產生怨很,老百姓生怨國家就危險了,所以清官不可重用呀!

宇文泰大喜,嘖嘖稱妙!

蘇綽看到宇文泰的表情,嚴肅地問:大人還有什麼疑惑嗎?

宇文泰大驚:沒,應該沒有疑惑了吧?

蘇綽嚴肅地問:如果所用者皆貪腐之官,民怨沸騰,該怎麼辦?

宇文泰驚了一身冷汗,再次移席,匍匐問計。

蘇綽笑:發下旨意斥責就行了。隻要一而再,再而三,斥責他貪腐而無悔改,讓朝野上下都知道君王痛恨貪官,讓人民都知道君主是英明的,破壞法度的事都是貪官所為,國家腐敗不是君王的過錯,而是官吏的過錯,這樣民怨就可以消解了。

宇文問:如果有超彼大貪,而且民怨極大,該如何處置?

蘇答:殺了就行了。抄他家,沒收他的財產,這樣即能化解民怨,又能得到人民擁護,又能收到大筆賄財,何樂而不為?

這件事的關鍵之處在於:用貪官的目的是讓臣子們忠於君王,懲戒貪官的目的排除異己;殺大貪官的目的是平民憤;沒收貪官財產的目的是充實國庫,這就千古帝王之術,可謂一石數鳥!

宇文泰聽到此處擊掌再三,連呼:妙!妙!妙!

李艾講完這個故事,確實對於這個故事嚴重的鄙視,這是經典的官本位的思想,看似很有道理確實一個國家衰敗的標誌,把這貪官治國玩的最明白的人是乾隆和康熙這兩個狗籃子,看似國家歌舞升平,要是沒有雍正的攤丁入畝清朝早就完犢子了。

貪官治國的最大傷害,李艾認為就是官員們不在乎百姓的生死,隻為了錢和權服務,看看清朝八國聯軍被清朝壓榨的老百姓都乾什麼就知道了。

林如海聽完李艾的故事說道:“文載你是說,我們現在沒有把柄在皇帝手裡麵,所以皇帝也會防著咱們,隻有把把柄交給皇帝,咱們才能得到重用。”

“我個人覺得是這麼個道理,不過這樣不也挺好的嗎?咱們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錢咱們爺們有,權利咱們隻要保證不被欺負即可”

“文載你想的簡單了,就你弄得那個懷表和芳華,難道離開你就不能乾了嗎?之所以皇帝還沒有動手,那是因為你現在還沒有惡過陛下,當有一天你做事違背了陛下的心意,你看陛下整不整你就是了。”

李艾一聽林如海的話,覺得也有道理,可是在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朝廷中,要如何才能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呢!這確實是個問題,特彆是在自己並不想給皇帝當手套的情況下。莫非自己要學魏征這條路,這條路碰見李世民能給自己留個全屍,碰見其他人恐怕早就死光光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