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消息,皇帝的消息往往要比李艾快得多。畢竟,作為一國之君,他擁有著最為強大和高效的情報網絡。而在這個關鍵時刻,皇帝的情報部門更是會毫不猶豫地采用信鴿這一傳統而又可靠的傳遞方式。對於他們來說,此時已經不再是考慮信息是否安全的問題了,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將當地的真實情況傳達給皇帝,以便他能夠及時做出決策。
當然,這樣做也有一定的風險。一旦信鴿被敵人截獲,那麼消息就可能會泄露出去。但是,麵對如此緊急的局麵,任何事情都無法阻擋情報部門的行動。而且,就算消息真的泄露了,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畢竟,大名府發生的事情終究會傳遍天下,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所以,此時此刻,速度才是最關鍵的因素。隻有迅速地將消息傳遞給皇帝,才能讓朝廷掌握主動,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危機。
當皇帝聽到大名府被梁山那幫土匪給攻破時,氣得差點腦溢血癱倒在地!大名府可是順天府的門戶啊,萬一梁山眾人繼續往北打過來,那不出幾日就能打到京城來啦!皇帝哪還顧得上現在是什麼時辰,急忙把太子和兵部、吏部的大臣們叫來,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對眼前的危機。皇帝怒氣衝衝地質問這些心腹大臣:“你們都是乾什麼吃的?”此刻,所有人都深深地低下頭,不敢直視皇帝。其實他們心裡都清楚,梁山這塊硬骨頭可不好啃,看看兵部侍郎盧雲的下場就知道了。就連秦太師也在這件事上丟儘了臉麵,所以此時此刻誰敢輕易站出來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呢?除非這人腦子進水了!
而皇帝越看這群大臣越討厭,沒有辦法皇帝對太子說:“你有辦法說說,總不能叫朕禦駕親征吧!”
“陛下,保重龍體”“陛下,保重龍體”“陛下,保重龍體”
可是這個時候太子能想出來什麼辦法呢?他心中焦急萬分,但腦海中卻一片空白,一時間之間也隻能抓耳撓腮,無言以對。而這時,作為太子一黨的李林甫,則在太子耳邊,悄悄地說道:“太子殿下,臣保舉一人,興許能解燃眉之急。”
太子聽到這話,眼睛頓時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連忙問道:“李愛卿,快快道來!”
李林甫微微一笑,壓低聲音說:“此人便是安祿山。他勇猛善戰,且手握重兵,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或許我們便能度過眼前的難關。”
太子聽後眼睛一亮,還帶繼續問道。
皇帝看著李林甫直接說道:“有什麼話,光明正大的說”
李林甫看了看太子,看見太子微微的點頭,李林甫說道:“臣保舉一人,乃是大理寺李文載,臣觀此人熟讀兵法,平日裡也喜歡舞槍弄棒,興許能解燃眉之急”李林甫想到前陣子李艾說道自己想外放,那不好意思,外放的機會給你了,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而皇帝則是想到幾年前,李艾站在禦書房和自己說著要替自己上戰場,排憂解難,還開玩笑說弄個勳貴當當。可是這李艾畢竟是文官出身,帶兵打仗好像路數不搭。
這個時候戶部尚書還算是有點良心說到:“陛下,李艾雖然熟讀兵法,但是他所學甚雜,什麼書都看,舞槍弄棒也隻是對於射箭比較認真,更何況他並沒有帶兵打仗經驗。”
戶部尚書剛說完,就隻見群臣紛紛讚同李林甫的意見,什麼誰都是從無到有,什麼想想當年周公瑾轉眼間灰飛煙滅,什麼儒將,反正現在就是給李艾戴高帽子。畢竟這個時候隻要把李艾派出去,那他們就暫時過了這一關,至於以後的事情,那就以後再說。
戶部尚書看著屋內所有的人都讚同李艾,心裡隻能說:“小子,你給我的那點豬肉,也隻夠我幫你到這個程度了,至於是福不是禍,一切隻能看你自己了。”
皇帝在群臣一片支持中,也覺得仿佛交給李艾所有的任務,李艾都能順利完成,再加上這小子在二龍山弄的陣仗說不定還真能遏製住梁山新群賊寇,隻不過這小子以後去了大名府,以後再見到他怕是不容易了。想到這,皇帝說道:“下旨,宣李艾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