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殺機已至(2 / 2)

寒門探花 EidolonLHF 4530 字 2個月前

無論是從戰略布局、資源調配還是軍事力量對比等各個層麵綜合考量,隻要李艾能夠牢牢把控住海上的絕對優勢地位,那麼這場戰爭的主動權必將穩穩掌握在他的手中。待到辮子軍兵力損耗殆儘之時,便是李艾果斷發動淩厲攻勢、由防守轉為進攻的最佳時機。

而另一邊,辮子軍以及辮子軍的三藩王已經開始了南下,就在李大成還在醉生夢死的時候,辮子軍和三藩王已經多路進攻,以風卷殘雲之勢掃平了整個河北,在京都府兵臨城下。大順的軍隊已經廢了,士兵們不是逛青樓就是找軍妓(原來京都的富家小姐們),不是喝酒就是賭錢,至於將領們更是級彆越高玩的越花,可以說整個在京都的大順軍隊就沒有想著巡邏的,每個士兵都想著下了勤,如何去玩,哪還有心思巡邏,當辮子軍各路大軍壓境的時候,這個時候大順的士兵才發現,然後把自己的將軍從女人的肚皮上拉了起來,就這樣一層一層的往上拉,拉到李大成的時候李大成同樣在女人的肚皮上呢,這時辮子軍都已經開始攻城了,可惜整個大順的軍隊已經喪失了鬥誌,隻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兵敗如山倒,李大成在京都僅僅占據了40多天的政權,也隨著辮子軍和吳三桂攻進京都,李大成不知所蹤而結束了。

回顧大順這短暫的王朝,失敗的原因固然有辮子軍和吳三桂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原因卻是美女和金錢的腐蝕,以及自律的缺失,四十多萬將士,在這京都,被美女磨平了鬥誌,被金錢腐蝕心智,在醉生夢死中丟失了機會。

首先、政治日益腐敗,缺乏建立長久帝國的全麵考慮,李大成四十萬大軍進入京都城之後,由於曆史條件和階級局限,很快滋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開始腐化變質,政治上日益腐敗。李大成自己身居金碧輝煌的大殿之內,缺乏對軍國大事的通盤考量,沒有采取鞏固勝利的做法,甚至將最初的“均田免糧”等讓民眾擁護的基本政策也放置一旁。

此時的李大成及其將士,忙著改朝換代的巨大勝利,起義軍的領導者忙著改定官製,籌備登基分封爵位。水家王朝降官趁機投其所好,阿諛奉承,深得大順政權的重用,起義軍很快被封建主義思想和地主階級生活方式腐蝕。大順政權“追贓積餉”政策,雖然填充了大順的國庫,但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懲罰水家王朝官僚貴族造成了嚴重後果,采取的過激政策使投降者離心離德。大順政權的主要人物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等人貪汙腐化,戀棧權勢,嚴重削弱了李大成的軍心。

其次,生活蛻化變質,讓李大成的大順政權脫離了本色,李大成及其大順政權內的諸多將領,在推翻水家王朝的過程中曆經千辛萬苦,與士卒同甘共苦,能夠保持農民階級艱苦樸素的作風,並且得到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但是進入京都城之後,李大成身居內宮,與世隔絕,周圍的將領都希望他早日登基,然後論功行賞。

換句話說,以李大成為首的農民軍領導忘記了奪取天下的不易,更沒有注意到吳三桂和辮子軍的威脅,整日飲酒作樂,以為占領了京都便可以得享萬世太平,生活上極度蛻化變質,已經忘了當時起義的初心。

其中比較令人驚詫的例子是李大成占據京都城之後,對勞苦功高的劉宗敏、田建秀、李過、劉芳亮、穀英等人大加賞賜,李大成與劉宗敏,李過等人瓜分明王室的宮女各三十人,連牛金星、宋獻策等謀士都分到數人,這種行為大大降低了人們對起義軍的預期。整體而言,整個大順政權的領導都完全陶醉於糜爛的生活之中。

再次,軍紀的敗壞鬆弛極大地削弱了農民軍的戰鬥力,跟隨李大成起義的,基本上都是飽受水家王朝壓迫的農村小生產者,他們為了生存跟著李大成走南闖北,東拚西殺,建立了很多功勳。但是進入京都城之後,農民軍的階級本性開始顯露,他們逐漸滋生了貪圖安逸,追求享樂的思想,意誌衰退,思鄉厭戰,軍紀鬆弛,極大地削弱了戰鬥力。

軍紀的鬆弛導致很多人開始貪汙腐化,中飽私囊,甚至開始搶掠作惡,李大成的大部隊進入京都之後,到處擄掠居民,奸淫婦女,讓京都城內的居民十分厭惡。連李大成頗為倚仗的大將劉宗敏,都垂涎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最終導致其衝冠一怒為紅顏,可以說,李大成軍隊軍紀的鬆弛導致戰鬥力極度下降。

最後,農民軍缺乏組織性,在某種程度上屬於烏合之眾,內部自相殘殺,李大成農民軍總共有十三家,雖然都尊奉李大成,但實際上內部之間十分不團結,互相殘殺,這成為李大成失敗的重要因素。這種內部的不團結其實由來已久,早在新皇九年,李大成和張獻忠兩支農民軍的時候,兩人都經常發生摩擦,整體上削弱了農民軍的力量,給予了敵方各個擊破的機會。

李大成的農民軍流寇作風十分明顯,史料中多次出現描述李大成軍隊掠﹑焚﹑屠等字樣。在對待水家王朝降官時,更體現出李大成山大王的氣質。史書記載,在京都的四十二天中,大順軍共掠銀七千萬兩。此時,水家王朝的殘餘勢力並沒有清除,辮子軍也對中原虎視眈眈,而李大成等卻急於享受。

在山海關戰役中,辮子軍的出現是李大成始料未及的,當辮子軍突然出現之時,李大成軍隊難以抵抗,再加上農民軍習慣於流動作戰,打不贏就跑是他們的正常反應,於是他率軍逃走,迅速回古都。京都戰役關乎大順政權的存亡,而李大成的決策竟是打不過就逃跑,與流寇十分相似。李大成聽到辮子軍攻城後,“悉鎔所拷索金及宮中帑藏﹑器皿,鑄成餅,每餅千金,約數萬餅,騾車載歸西安”。李大成此時的做法就像山大王的做法一樣,帶著勝利物品回陝西,他的夢是陝西皇帝夢,不是中國皇帝夢。

喜歡寒門探花請大家收藏:寒門探花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