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上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這些話告訴我們: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
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隻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此時此刻,在綠星帝國首都綠京的皇宮議政廳裡。
竹親王正在給寶座上的監國公主雲柔公主殿下講著這個典故。
寶座上的公主很仔細地聽著竹親王的講解,並不斷地點著頭,表現出很讚同的樣子。
雲柔公主是當今皇上與死去的前皇後生下的女兒。
由於她親生母親因病去世,後來皇上娶了現在的皇後廖雨蝶。
廖雨蝶沒有生下孩子,皇上就立雲柔公主為他唯一的皇位繼承人。
此時的雲柔公主已經十六歲了,出落得亭亭玉立,美麗動人。
就見她一頭烏黑的長發,一張俊俏瓜子臉,睫毛長眼睛大。
一雙水汪汪的眼眸流露出聰穎的神情,她的皮膚很白皙細膩,容貌甚是秀麗,身材苗條,柔弱纖纖之姿儘顯。
身穿一襲素錦公主華服,外披水藍色輕紗披肩,腰係淺色錦繡腰帶,下著素錦團花輕紗百褶裙,腳踏玲瓏素彩小皮靴,整個人散發出優雅的靈氣。
綠星帝國皇族本姓阿。
阿家開國的皇族第一輩有兄弟三人。
他們分彆是大哥阿鬆,他是綠星帝國的開國皇帝。
其次是二弟阿竹,也就是如今的竹親王,竹親王擅長文治。
再有就是三妹阿梅,她被封為梅親王,梅親王精通武功。
阿鬆、阿竹、阿梅三兄妹名字的典故出自鼎鼎大名宋朝林景熙《王雲梅舍記》中的“歲寒三友”。
因為鬆、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阿竹與阿梅一文一武兩兄妹協助大哥阿鬆打下了萬裡的江山,最終開國建號,創立了大綠星帝國。
建立帝國之後,大哥阿鬆正式登基當上了開國皇帝,成為了“阿鬆一世”陛下。
二弟阿竹被封為親王宰相,身為文官之首統禦百官。
三妹阿梅被封為親王大司馬,作為武將之首總領天下兵馬。
後來,三兄弟的中老大阿鬆,和三妹阿梅都相繼去世,隻剩下二弟阿竹還健在,也已經是垂垂老矣、風燭殘年。
竹親王本來早就卸任了宰相之職,讓他的兒子橙焰承襲了爵位。
他本人告老還鄉,每日隻在親王府與一幫文人墨客高談闊論、吟風弄月,並不過問朝政。
可是前不久由於地球人向綠星帝國突然宣戰,竹親王隨即為了國家社稷而再次出山,又位列於朝堂之上,繼續為綠星帝國勞碌奔波著。
考慮到這位皇叔年事已高,皇帝赤焰一世並未給竹親王什麼具體的職位。
隻是請這位功勞高、實力強的皇叔老親王主持他本人提出的戰備計劃。
遵照皇帝的旨意,老親王就在綠星帝國大搞戰艦的研製建造工作,還大力開發製造了很多綠星帝國自己的戰鬥機器人。
在竹親王的帶領指導之下,綠星帝國的戰備工作搞得很有成效。
先後建造了綠星宇宙戰列艦“天之道級”二號艦“損有餘號”,三號艦“補不足號”,四號艦“人之道號”。
一眾火力強、裝甲厚、航程遠、速度快的亞光速宇宙戰列艦先後建造完成。
綠星帝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加強,皇帝陛下十分滿意。
竹親王還主持研製了綠星戰鬥機器人“綠星捍衛者型”,並大量製造生產,為綠星帝國的國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皇上還親自下旨,請竹親王擔任了自己寶貝女兒雲柔公主的文化教師。
竹親王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教師的職務,他也很喜歡雲柔公主這個孫女輩的學生。
於是,竹親王把自己一生之所學融會貫通,慢慢都詳細地教給了雲柔公主。
天生聰慧的雲柔公主學習很是努力,不出多少時日,就把叔爺爺竹親王的本事學了個七八成。
看到雲柔公主進步如此神速,就連她的堂哥宰相橙焰都直咋舌。
他甚至半開玩笑地向公主說,他的父親竹親王當初教導自己時都沒這麼用心過。
對此,雲柔俊俏的瓜子臉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她向自己的這位宰相堂哥撒嬌地表示歉意。
橙焰他們這一輩是綠星帝國皇族阿家的第二代。
他們名字的典故出自天空彩虹的七種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