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輪做好之後,羅衝馬上交給建築隊使用,先把一個滑輪綁在上麵的腳手架上,下麵再把繩子穿過一個滑輪,然後墜上一個大筐,下麵的人直接把磚塊或者灰漿裝在筐裡,然後另一人就能很輕鬆的把筐拉上去,力量節省了,效率自然也加快了,不過因為一次還是隻能裝一塊磚,建設的速度也提升有限。
有人說戰爭是科技的原動力,這話其實說的也沒錯,每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是人類科技井噴的時候,因為開發一款新的武器,你就要研發出很多配套的副產品出來。
就像是造飛機,飛機用的鋼材你要有吧,其他的材料你也要研發吧,所以這些間接產生的技術,隨便露一點到民用領域,就能讓百姓的生活發生質變。
但是這不是戰爭時才會出現的狀況,羅衝認為搞建設也可以啊,就拿這次建造倉庫來說,短短幾天時間就已經出現了兩種科技裝備,一個杠杆夯車,一個省力滑輪,僅這兩種技術,就讓建設的速度大大加快,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另一句話,科技帶動生產力。
外圍的牆體在快速升高,倉庫內部的建設也在同步進行,四根邊長80公分的磚砌頂梁柱也在拔地而起,柱子的地基更深,足有將近三米,最下麵是一層厚厚的石灰石用來防潮,然後又是一層碎石塊用來承重,再上麵又倒了一層灰漿灌縫,然後才開始用青磚砌築。
每根柱子都被一圈腳手架包圍,四周吊著垂直線,上麵兩個人負責壘磚,下麵用滑輪運送材料。
這四根頂梁柱呈南北方向排成一個縱列,每根柱子相距五米,距離南北兩麵牆是55米,四根柱子將會用來支撐一根長達18米長,半米粗的主梁,然後從牆體的四個方向往主梁上搭建檁條,最後鋪草,封泥,蓋瓦,成品也就是四個坡麵的屋頂了。
有了族人們的努力勞動,再加上羅衝的指導和監督,倉庫終於在距離月末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建成了。
高大而空曠的倉庫,麵積足有600平米,四麵七米高的高牆,分彆在東西兩個方向開了兩個大門,也就是在長方形的倉庫中間的位置,這樣開門,不管是去倉庫的哪頭,都能用最快的速度。
倉庫內部靠牆的一圈還被分成了兩層,有一個高四米,寬四麵的木製樓層,樓層現在還沒有上木板,隻有一圈的木梁和柱子,一頭搭在牆上,一頭被柱子頂著,連樓梯也沒有,想上去隻能爬梯子。
而且在二層的位置,還在倉庫牆壁上開了一圈高一米五,寬兩米的大窗戶,現在窗戶都簡單的用木板堵著,這些窗戶隻有爬上二層才能開合,一是為了倉庫的通風,二是為了倉庫的采光,等以後換成紙糊的窗戶,就能讓倉庫裡有點光線了,要不然看起來都黑糊糊的。
建造這個二層也是有目的的,這上麵也可以放少量的糧食,或者大量的稻草,用來當作家畜過冬的儲備,順便為建造多層建築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