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的整理了戰利品之後,遊伏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再加上那個裝滿了種子的竹筒,當天中午就派飛鷹給羅衝送了回去。
這是一個好消息,他想,沒有人比羅衝更在乎這些農作物的種子,畢竟農耕這種技能可是羅衝教給他們的,首領如果能看到種子的樣品,以及自己在信中標注的數量,肯定會高興的蹦起來吧。
至於商隊接下來的行動,遊伏並不準備馬上回去,除了那些種子外,他想帶著商隊把搶來的那些白鹽和他們自己帶的白鹽先賣完了再說,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全換成牛馬羊,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數目,對漢部落的建設和發展都能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下午的時間,商隊並沒有繼續前進,遊伏指揮大家用商品毛布製作布袋,把那些種子統一換裝到布袋裡,再堆到板車上運輸,派出一小隊人先把種子運回去,畢竟相比商隊的收獲,那些種子才是漢部落發展的基石。
第二天一早,經過遊伏的深思熟慮之後,由6輛馬車組成的種子車隊開始返程,擔當護衛任務的有一個總旗的重騎兵,其中包括一名鷹氏族的通訊員,外加商隊提供的十名車夫,還有100匹用來更換的馱馬。
而遊伏的命令也很簡單粗暴,馬可以死,人也能犧牲,但是種子一定要安全運回部落,負責押運的族人也明白種子對部落的重要性,紛紛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而就在押運小隊開始返程的時候,同一時間的漢陽城也發生了多起重大事件,讓這悶熱的一天再也不普通起來,甚至足以被載入史冊。
漢部落首次出現了用半透明的防水油紙糊成的窗戶。
漢部落首批小楷毛筆試製成功。
漢部落首次製成乾燥的塊狀鬆煙墨。
漢部落第一批次試製的1000根鉛筆完成加工。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第一批黑陶硯台的完成,連續五個第一次同時出現在一天,當然是值得紀念的一天,雖然都是些小玩意兒,但是鉛筆、毛筆這種專門用來書寫的工具無疑有著特殊的意義,可以說,直到今天,漢部落才算有了普及文化的途徑。
然而最先喜歡上鉛筆這種東西的人,卻不是羅衝希望看到的學生,反而是他們的創造者,也就是漢部落木匠,這倒是羅衝沒有預料到的。
“首領,你讓我們做出來的這種鉛筆,用來在木頭上劃線做標記實在是太方便了,做一些短記號的時候甚至比彈墨線還好用,不過,首領,這鉛筆做出來那麼多到底是乾什麼用的啊?不會真是專門給我們劃線用的吧?”
漢部落木工組的第一人木桶對羅衝問道,這話要是換成彆人,還真不一定有人敢這麼跟羅衝說話,也就是樹部落那幾個最先加入的人才有這個膽量。
呃,羅衝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但是想一想,對方說的也不算錯,自己造鉛筆的初衷不就是為了畫圖嗎?那麼在紙上畫還是在木頭上畫又有什麼區彆。
“嗯,你也可以這麼認為,雖然最開始我想的是在紙上畫圖,不過在木板上畫也一樣,你既然已經用了鉛筆,那麼鉛筆畫圖的優勢你應該已經體會到了,如果把鉛筆削尖,在配合上直尺,那麼畫出精細的設計圖就不再困難,這對我們以後創造更高級的器械都會有巨大的幫助。”
羅衝緩緩的回答到,當然,還有他沒說的,鉛筆用來寫數學計算,以及繪製精確的地圖,海圖,都非常的方便,尤其是在便攜性上,它比毛筆更適合做一些快速書寫以及繪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