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工資標準和物價(1 / 2)

通過發工資,收原材料,以及收購糧食這三種途徑,在百姓手中有了錢之後,那麼接下來羅衝隻要頒布一條新的政令,在國企購買任何產品都必須用貨幣支付的硬性條款,這樣一來漢部落的錢幣就真的形成流通了。

雖然隻是政府發放,再回到政府手中這樣簡單至極的流通,但是錢這個東西怎麼說呢,隻要流動起來,那麼所有過手的人都能得到好處。

百姓有了錢自然不可能一下全都花光,肯定會攢下自己的積蓄,或者用這些錢購置一些以前想過,但是沒有途徑得到的私人財產,而政府通過大額的金錢流通,也能攢下不少的積蓄,還有就是正規化之後,漢部落也可以開始收稅,用稅款來更好的發展整個部落了。

這一點不管是對百姓的生活水平來說,還是對於漢部落的發展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這些事情解決之後,剩下的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物品的定價了,本著羅衝自己實物本位的貨幣體係,所以錢幣的發行量和購買力都要和實物掛鉤,而這個實物中的代表,那自然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老三樣了,糧食,布匹,白鹽。

其實隻要官方規定了糧食的價格,那麼其他東西都是可以用這個價格去換算的,就連布匹和白鹽也不例外。

按照漢部落的貨幣體係,和實際的生產力為基礎,那麼糧食的價格該怎麼定呢。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糧食的單位和錢幣的換算,這一點主要是為了防止將來交易時出現麻煩。

比如按照一文錢一斤米來算的話,一個人一頓根本就吃不下,如果到飯館去吃飯,一個人要了一大碗米飯,大約也就是14斤大米,那麼他支付一文錢明顯是虧的,就算加上飯館的柴火費和服務費,也不至於把一碗米飯的價值翻四倍上去,如果這樣的話,誰還會去飯館吃飯,自己帶著糧食自己煮飯不行嗎?

再來說,如果碰到這種情況的話,漢部落貨幣最小的麵值就是一文錢,這讓賣家怎麼找錢?根本無法交易啊。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出現,定價的時候就一定要考慮單一物品的最小價值,比如買一個燒餅,一碗米飯,一碗粥,或者一個雞蛋,這樣的最小單位,要讓這種交易出現的時候,買家都能拿處正好的錢幣來支付,賣家也要有零錢找的開。

所以最後羅衝給糧食的定價是,脫殼的大米一角錢一斤,帶殼的稻穀8文錢一斤,玉米粒也是八文錢一斤,這個主要是因為玉米的產量比較高的緣故,黃豆每斤一角五文錢,花生每斤兩角錢,未脫殼的小麥每斤一角五文錢,脫殼的麥粒每斤一角八文錢,麵粉兩角錢一斤。

漢部落目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稻米,其次是玉米,最後才是小麥,雖然小麥比玉米更早得到了種植,但是產量一直不怎麼高,所以族人們種植的興趣也不大,再加上玉米開始進入族人們的視野之後,他們明顯的發現同樣大小的地塊,玉米的產量要比小麥高出很多,對於小麥的種植興趣就更低了。

因此小麥在漢部落雖然每年都種,但是種植量十分稀少,目前主要還是以科學培養馴化為主,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普及,這樣一來漢部落也就更沒有多少小麥庫存了。

畢竟物以稀為貴嗎,所以小麥的定價才會那麼高。

至於大米和小麥這種東西,為什麼還要分為帶殼和不帶殼的幾種價格,主要是因為漢部落收稅方式,羅衝規定的農稅,必須上繳的全是帶殼的穀子。

事實證明,帶著殼的穀子明顯要比光禿禿的大米保存的時間更長,而且根據羅衝前世的經驗,收到倉庫裡庫存的糧食基本上也都是帶殼的,當然那種經過加工,用標準編織袋裝的精米不算。

機械去殼拋光過的那都是要拿出去賣的商品,而羅衝說的那種庫存的穀子,則是國家的戰略儲備糧食,全是為了應急用的,一切目的都以保存的時間更長來定。

這個糧食的價格定的不算高,但是也不低,因為基本上一斤糧食的底價都在一角錢左右,這樣當出現買一碗米飯的時候,就可以支付三文到五文之間的價格來交易,也就是糧食的成本加上火工和服務費,而把價格控製在幾文錢的時候,買賣雙方也有零錢可以找,不至於出現買不起,找不開這種尷尬的局麵。

有了這個糧食的價格標準之後,其他的東西就可以根據糧食來換算了。

就拿布匹來說,先計算出每平米需要多少原材料,算出原材料的成本,然後再加上人工費,比如現在漢部落的一名女性紡織工,每天可以織出兩米寬十米長的布,而這個人一天的工錢,首先要能保證三餐吃飽,還要稍微多出一些用來補貼家用,可以算半個人的飯錢,那麼這個人一天的工錢就要夠她吃飽五頓飯。

然後再把這個原材料成本,加上人工成本,最後再加上一定的盈利,這個總和差不多就是布匹的出廠價了。

之後的零售環節,還要再此基礎上加上運輸成本,庫存成本,店麵租金和雇員的成本,再加上零售商的利潤,最後就出現零售價了。

這個價格並不是羅衝來定的,而是要市場自己去定,因為環境,甚至天氣的影響,每次收材料的價格肯定會有浮動,工人工資不變,但是根據零售點距離廠家的距離不同,產生的運輸費用也會不同,這一點任何時代都不會變,離著貨源越遠,零售的價格就越高。

其他的東西也是同理,比如采鹽業,工人工資的成本,再加上運輸的成本,最後除以產量,再加上一部分的盈利,最後就能得出零售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