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有了這麼個雜交出來的役用品種,漢部落就該滿足了,接下來隻需要把這個品種穩定下來即可,但就是這個時候,漢部落又獲得了第三種牛。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當初和漢部落打過一架,後來又和冒頓混到一起的草原狼部落了。
草原狼部落雖然名字帶個草原,但實際上他們卻是生活在草原西南部的沿海高山上的遊牧部落,他們雖然也在草原上活動,但主要時間還是待在山上,而且他們飼養的牛還和草原上普遍的牛不一樣,這種牛被漢部落稱為高原牛。
這種高原牛體型中等,頭上的一對角比較大,彎彎的向後上方生長,但並不尖銳,平均肩高一米七左右,比草原牛稍微大那麼一點,皮毛的顏色呈青灰色,像是石頭一樣,因此又被稱為大青牛、岩牛。
而且它的體型上還有個顯眼的特點,那就是肩膀特彆高,明顯比草原牛和森林牛高出一大截,像是駝背了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單峰駱駝呢,當然這麼說有點誇張,但看起來確實很明顯。
高原牛的優點也十分突出,或許是因為它們生存環境比較差的原因,這些高原牛特彆耐粗飼,不說灌木樹葉這些,就連荊棘都能下得去嘴,那真叫一個不挑食,基本就是有什麼吃什麼,隻要能吃飽就行。
而且這高原牛力氣大,等扛等馱,擅於爬坡,耐力也十分驚人,可以說,草原狼部落能在西南的沿海高原地帶稱霸一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有這些高原牛的原因。
羅衝可以很肯定的說,在役用牛的品種方麵,這些高原牛可以吊打世界上其他所有的牛,就連漢部落辛苦培育出來的森林/草原雜交品種,也跟這種高原牛沒法比。
而且恰巧,幾年前那次的開源之戰,漢部落一鼓作氣打崩了冒頓,連帶著和冒頓混在一起的草原狼也被漢部落順帶乾掉了,於是順其自然的,草原狼所有的高原牛也統統被漢部落繳獲。
有了那麼好的牛,羅衝的第一想法當然是擴大高原牛的品種規模,在漢部落全麵推廣,但不幸的是,這些高原牛來到了漢部落之後,似乎是有些水土不服,儘管各地的飼養員百般嗬護,可還是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病死了不少。
最後沒辦法,為了保住這支優秀的血脈,就隻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和本地品種進行雜交。
以高原牛為父本,以漢部落自行培育的混血牛為母本,再用高原牛和草原牛雜交,雜交出來的後代再和之前的混血牛雜交,又經過了三年的培育。
最後才弄出來了一種,二分之一高原牛血統,三分之一草原牛血統,六分之一森林牛血統的終極混血。
體型中等偏大,肩高一米八,駝背,皮毛青黑色,或者深棕色,角比較尖銳,朝著後上方生長的怪胎。
這個怪胎滿足了漢部落對役用牛的所有幻想,爆發力足,耐力更是變態,一個什麼都能吃,什麼都不挑食的胃,同時性情還十分溫順,喜歡親近人類。
最關鍵的是,滿足了全地形,全氣候這個條件,不管是遊野在北方的河源郡那裡,還是瓊州的海島氣候,亦或是漢陽郡這邊的內陸平原和山地,這種牛都能很好的適應,基本隻要照料得當,從來不會生病或者水土不服。
而且還把‘吃苦耐勞’四個字充分體現了出來,簡直就是役用牲畜裡麵的典範,帶頭大哥一般的存在,不管是耕地還是拉車,從來都是任勞任怨,吃的差一些也從不抱怨。
不過這牛好歸好,還是那個問題,培育的時間太短,血統還沒穩定下來,指不定就突然抽風,給你生個怪胎,或者出現‘返祖’現象,也就是隱性基因變成了顯性基因,或者隔代遺傳,生出來的後代突然又變回了它‘爺爺’或者‘太爺爺’的模樣。
在生物學上,這種情況叫做品種退化。
對於這種情況,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隻能讓這個新培育出來的種群,挑選優秀個體,進行長期穩定的內部繁殖,再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將這個品種徹底穩定下來。
其實品種培育這個事情,它的原理很簡單,就像是一塊調色板,你需要哪些元素,就把它添加進去調和一下就好了,難的地方就在於這個過程非常消耗時間,可能培育一個品種就要好幾年,穩定下來甚至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過程極其的枯燥乏味。
眼下羅衝又讓司農寺培育肉用牛,其過程也是一樣的,不過和役用牛不一樣,肉用牛追求的是產肉量多,耐粗飼,好養活,還要長得快。
對於這樣的要求,那肯定是選擇以森林牛為主體就沒錯了,森林牛那平均肩高兩米的龐大體型,同等時間下,長的個頭最大,也就意味著更多的牛肉。
而且在漢部落現有的三種原生品種,和兩個雜交品種裡麵,森林牛是爆發力最強,同時也是肌肉最發達的一種牛,肌肉多就意味著全身都是腱子肉,在肉質品質方麵,也是幾種牛裡最好的。
因此這次提出培育肉用牛的時候,司農寺就已經根據經驗做出了目標,新品種的肉用牛最少要有一半以上的森林牛血統,因為森林牛本身就體型大,肉質優良,而且不挑食,隻要稍微再輔以一些高原牛的溫順性格,就能調教出一個好的肉用牛品種。
而且肉用牛培育計劃中,基本上不會直接添加草原牛的基因,借著前幾次雜交的成果,司農寺這波是直接用優質的純血森林牛個體為父本,母本則是選擇了一批用高原牛為父本,草原牛為母本繁衍的一批雜交牛。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新的肉用牛溫順聽話的同時,又不會因為草原牛的基因而過度矮化,導致培育出來的肉用牛體型縮水,在這方麵,父係的基因還是很強大的,不服都不行。
“目前我們養殖場裡已經做了第一次的配種工作,父係選了兩頭純種森林牛為種牛,母係是八十頭‘高/草雜交牛’,現在能夠確認受孕的就有六十七頭了,剩下的十三頭我們也準備在這個月內讓它們完成受孕,而且每頭牛包括它們未出生的牛犢子,我們都已經給它們做好了家譜,保證可以追根溯源,連它們祖宗是誰都能查出來。”
那養殖場的負責人很快就將目前的情況全都介紹了一遍。
羅衝聽後卻有些驚訝不已,當即問道,“八十頭母牛,就兩頭種公牛,這公牛夠用嗎?”
他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暗中吐槽,一個公的配四十個母的,可彆把腰給累斷了啊,不行就給它們補補?!
然而聽到羅衝的問話,那負責人卻是‘嘿嘿嘿’的笑了起來,旁邊有一個飼養員是從開源郡調來的牧民,聽到羅衝的疑問後卻立刻搶答道。
“首領有所不知,這種牛和種馬,在發情期的時候每天都可交和多次,但是為了保證質量,還是要控製一下次數,一般每天最多兩次,就可以保證母牛有效受孕,如果一個月內還沒有受孕,那麼可以等第二輪再補種一次,現在剩下的十三頭沒有受孕的母牛,就是之前第一輪裡麵沒有成功受孕的。”
“哦?!”
羅衝聞言更是嘖嘖稱奇,心道不愧是種牛,真是‘太能乾’了,不過隨後他又看了一眼正在中央牧場裡放風吃草的母牛,看起來和平常的牛並沒有什麼不同,頓時好奇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