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論壇,每個參會的電影人都有資格發表看法,聽見不認同的說法,也有機會提出辯駁。
李元青麵對這些資深電影人。
有兩個議題旗幟鮮明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導演和製片人必須分開。
這場會議的主題是製片人的培養、製片人中心製在華國落地得可行性!
一群中年人在那討論“培養青年導演”乾什麼?
“我承認華國影視目前的生態環境是‘導演中心製’,華國導演承擔的是‘導演+製片人’的責任和任務。可這種模式不足以應對未來華國電影產業的工業化。”
“按照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當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分工便會產生,另一方麵,分工又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我們現在就應該討論如何讓導演與製片人實現分工,以促進並應對華國電影工業化的發展。而不是又回到老路,強調培養‘全能型導演’,這是手工作坊式電影才能接受的製作理念!”
第二,李元青堅決反對電影“分級製”!
在這次論壇中,以《蘋果》導演李鈺為代表又在呼籲華國電影分級製,他們希望通過分級適當寬鬆一些電影審查尺度以及擴大文藝片在院線長期存活的時間和市場。
李元青部分同意第二個訴求,確實該給點政策傾斜以保護文藝片。
但第一個訴求,李元青旗幟鮮明的反對!
“不要把自己的電影拍不好歸咎於審查製度,承認自己沒水平不丟人!也不要挑戰社會公序良俗,在華國這種盜版猖獗的環境裡,分級攔不住有心想要找到資源的未成年人。”
有時候得體諒政策製定者“一刀切”的做法。
因為有些群體在沒有強力威懾麵前總喜歡一點點試探底線。
能讓《色·戒》、《蘋果》等電影刪減之後上院線,這已經足夠寬容了,他們仍不知足!
還想要通過推進“分級製”讓這類電影更加肆無忌憚公映。
你不被禁誰被禁!
這場討論雖然激烈進行到下午六點,李元青需要去趕飛機這才匆匆結尾。
但這場討論沒有出圈,報道僅限於文字,內容也僅是幾位的發言總結,爭論的部分沒寫進去了。
李元青感慨於這群半截子入土的資深電影人還在異想天開,思維理念落後、建議不切實際。
而這群人則是納悶兒,怎麼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思想如此保守?
你不拍大尺度,我們想拍也算是挑戰公序良俗?
外國文藝界比這尺度大的電影海了去,國內為何非要束手束腳?
時代浪潮下是無數思想的碰撞,就看誰能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群眾了。
***
李元青落地洛杉磯後就往福克斯的攝影棚趕。
等待了這麼久,《地球停轉之日》終於要開機了。
湯姆開車來接李元青。
“Li,這部電影的部分特效已經做好了,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完整版電影會在明年五月份與觀眾見麵。”
“這麼快?”
“是的,經典重拍而已,那個大機器人有參考樣本,不需要從零開始設計,劇本成稿之後就在進行這部分工作,你的女朋友接下來大部分工作會在綠幕棚裡完成,對於東京影後而言肯定不難。”
美國人才不關心誰是東京影後,要不是因為李元青,湯姆才懶得收集劉奕菲的資料。
很快,兩人就到達目的地。
李元青跟著湯姆走進攝影棚裡。
發現整個劇組已經進入工作狀態,基努裡維斯、劉奕菲還有許多群眾演員已經在導演的指揮下進行調度和表演。
李元青遠遠就能看見劉奕菲穿著“防護服”站在人群前排,對著一麵綠牆抬頭仰望,攝影機正對著她的臉拍特寫。
李元青沒有貿然打擾眾人,跟著湯姆走向攝影棚的角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