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築牢根基之上,不墨守陳規,使武道修行之路變得簡單,對自己來說,這也能算得上另一種大道至簡。
不對!
從悟道狀態中回轉,此刻何楊想起方才揮拳而出,氣勁帶動空氣後自己隱約中感覺到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太對。
低頭一看,自己正清潔溜溜,渾身上下片屢不存,加之還散發著淡淡熒光,活似一隻巨大的螢火蟲在夜空下獨自招搖,那熠熠生輝之象,唯恐旁人不能看到。
迅速斂息收功,將熒光收回體內,何楊發現自己全身肌膚大部被烏黑得發紫的血垢包裹著,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而暴露在外的肌膚卻雪白發亮,看上去猶如一頭斑駁醜陋的人形怪獸。
方知雙訣同修之下,自己體內的血脈得到淬煉,又再排出許多雜質,不禁心道:“此前楊堅老祖稱自己‘肉身無垢’,當下自己的肉身即使不能稱作血脈無垢,但總歸又是得到了一些淬煉。”
探頭探腦地四下張望一陣,何楊鬆了一口氣,還好夜靜更深,無人看見,否則自己這次可算大大的出了一回醜。
凝聚神識之力離體而出,不過數息而已,便在巨石之外不遠處找到了自己的儲物袋。
四下無人,隻有蟲鳥的鳴叫聲,湖水是如此的清澈,何楊索性縱身跳入楊柳湖中。
波光粼粼、水煙彌漫的湖麵上,何楊像隻靈巧的魚兒般暢快遊動,洗去滿身汙血雜質,頓覺神清氣爽。
上得岸來,何楊並未立刻返回何氏家族,從儲物袋中挑選了一套武修樣式的白色長衫穿好,對著湖麵倒影,第一次認真察看自己今世的模樣。
白色長衫穿著在身上,舒適貼合,經過多次淬煉的肉身在長衫遮蓋下身形線條隱隱可見,蘊含著驚人的爆炸性力量,這力量似蛟龍蟄伏,幾乎要透體而出。
滿頭的烏黑長發恰好稍稍過肩,前額兩側數縷發絲垂下,襯托著一張線條分明、星眸如電、豐神朗玉的臉,依稀有幾分何淩霄、楊傾雪的模樣。
呆呆注視著水麵上那張陌生的麵孔,何楊難以相信,今世自己竟然帥成這等模樣!
仔細想來也不算太過離奇,何淩霄俊朗、楊傾雪絕美,而大凡修武之人因常年淬煉和打磨自己的肉身,其身形看上去皆是無可挑剔。
何知行的一張臉孔遺傳自其父母,自當卓爾不群。
這可真是個帥得掉渣的小白臉,何楊自嘲道。
靈力與肉身同修之法已經找到,對於自己當前的修行之路再適合不過,接下來便該將武技好好修煉雕琢一番。
何楊手持長槍,身形筆挺,《混沌乾坤訣》在其體內快速運行。
數息後,《裂空》槍訣初次施展,其靈力之上豁然附著一絲淡淡熒光,自槍尖透出約寸許槍芒,猶如靈蛇吐信般吞吐不定。
這槍訣恰如《裂空》之名,施展起來確有破裂虛空之勢,淡淡熒光透過槍尖發出,其形冷冽鋒銳,侵徹魂魄。
再以肉身之力加持,《蒼穹霸體訣》自主運轉,血脈之力如小溪奔流,何楊全身亦是出現淡淡熒光,那熒光在白色長衫下隱約可見。
兩個時辰後,已將《裂空》槍訣九式施展數次,何楊麵色微紅,微微有些氣喘。
收槍而立,何楊將方才所練的槍式在神魂靈體內推演,靜心體悟。
十餘息後,靜若處子的何楊驟然而動,此次除冷冽侵徹之感外,其槍勢再加霸淩絕倫,猶如蛟龍破海,竟然伴有沉悶的呼嘯之聲。
《星痕步法》閃動,輔以《裂空》槍訣,何楊的身形飄忽不定,周身的熒光時明時暗,悠忽間即至數十步之外。
其真身方至左側,右翼的殘影竟然久久不曾消散,宛如夜空群星閃耀,忽左忽右、時遠時近,令人眼花繚亂,無從捉摸。
正當何楊沉心於修習《星痕步法》與《裂空》槍訣之時,兩道身影在數百步外悄然無息而至。
其中一老者左手背負在身後,右手撚須,凝神觀看,另一位老者落後其半步,雙手下垂,靜立在一旁。
二人駐目何楊,皆是默不作聲。
槍訣與步法逐漸融合,初時尚有跡可循,到得後來愈發飄忽難測。
時而輕盈靈動,時而勢大力沉,靜如處子又翩若遊龍,看似信手而為,但卻又蘊含著武道真意。
何楊再入難以言說的奇妙意境,這意境之奇妙卻又與此前有所不同。
數十息後,何楊飄忽不定的身形驟然停駐,呈雙腳微分,右手持槍斜上刺出之勢。
槍尖上的淡淡熒光離槍而出,凝固的空間似將被其撕裂,隨後後又如平靜的湖麵泛起陣陣漣漪,快速向四周擴散,直至約十步開外,那漣漪方才不再向外蕩漾。
以何楊為中心,直徑二十步之內,那陣陣漣漪似湖麵微瀾在這堅固的空間裡起伏不定。
片刻後,蕩漾不休的漣漪由外至內,漸漸斂於何楊體內不見。
落後半步的老者雙眸瞪圓,驚駭欲絕:“槍意!竟是武道槍意之境!”
如此語氣神態,可知此人正是楊家老祖楊輝,當先白發白須仙人做派的老者,自然便是楊堅。
見楊輝難抑驚駭之情,心中不由升起幾縷暢快之意,暗道:“本老祖見識廣博,畢生所見天才妖孽何其之多,與這何楊小子相處不過一日,便屢屢失態,險些驚掉下巴,此刻也讓你小子出出醜。”
斜睨著楊輝,楊堅一副不屑之色,訓斥道:“你小子雖不成大器,但好歹也貴為楊家老祖,偌大年紀竟似小兒般輕浮,成何體統?!
那何楊小兒雖勉強堪稱天才,方才所悟左右亦不過是武道槍意之境小成而已,何故如此大驚小怪!
須知武道之路何其漫漫,殊無儘頭,何等妖孽天才不可得見?
欲攀高峰,需安之若素、寵辱不驚,武道意誌方能堅不可摧。
瞧你小子當下模樣,尚需磨煉心智、苦修其神,以固武道之本!”
楊輝愕然,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心道:“我說什麼了,不過一時驚詫而已,竟然招致如此一通嗬斥,如今就連心智亦是變得殘缺不全了?”
你老人家可曾見過修為僅僅聚氣境初期便能領悟武道意誌的怪物?
還小成境界而已?!
武道修行漫長歲月,你老人家的武道意誌不也僅僅中成,尚未領悟至大成境界麼?
這個“小成而已”卻是羞辱、踐踏了連同我在內的,諸多自認天賦出眾、武道修為高絕之輩!
深知自家老祖秉性的楊輝,雖一團濁氣憋在胸口,但又不敢分說,隻得抱拳彎腰稱:“老祖教訓得是,楊輝受教!”
忍不住暗自腹誹:你老人家平日裡如何,莫非以為我等不知?
強裝仙風道骨,實則全然是一副老痞子模樣,又硬又柴的滾刀肉做派!
如今抓住一點拚命攻擊,全然不計其餘,本老祖……咳咳,我也隻好自認倒黴。
在楊堅這裡吃癟受氣,不敢發作,楊輝轉而遷怒於何楊:“你小子何故搞出如此許多驚世駭俗之舉,致使本老祖偌大年紀,尚如小兒一般受此數落?”
從對武道槍意的感悟之境中退出,何楊聞聽得楊堅、楊輝二人的聲音,《星痕步法》閃動,數百步之遙瞬息而至。
在距二人數步之外站定,抱拳附身施禮道:“小子何楊,拜見楊堅高祖、楊輝老祖!”
這二人齊至,當真是不好稱呼。
楊堅撚須額首,楊輝擺手示意何楊免禮:“小子,你適才是否對武道槍意之境有所領悟?”
何楊麵有疑惑之色:“何為武道槍意之境,小子從未聽說過。
隻是適才欲嘗試將靈力、肉身、神識、步法與槍訣融合修煉,似偶有所感,仿佛十步之內區域儘為小子所掌控。
這種奇怪的感覺前所未有,不知是否小子的錯覺?
正要請教老祖!”
果然如此!
楊輝雙眸一亮,正要細細詢問,卻是楊堅搶先一步上前,微微點頭後淡淡道:“唔,??並非錯覺,你小子修煉天賦及武道悟性尚可!
此為武道槍意小成之兆,你小子以武道修為微末之境,能有此領悟,尚屬不錯,堪堪可造。”
楊輝聽聞此言,險些翻了一個白眼,見何楊躬身聆聽,卻也不敢多說。
停頓片刻後,楊堅又道:“爾十步區域內之敵受此武道槍意之境壓迫影響,其神識之力、肉身、靈力、武技運行均是晦澀不暢,且心生武意臣服之感。
不過你小子休要得意,在這地靈城中,爾天賦與武道感悟尚可,但在那天武大陸中央之城內,可說是天才多如狗,妖孽滿地走。
須知武道之路永無止境,爾還需勤於修煉,善加感悟。”
楊堅目視遠方,下頜尚白須隨風飄動,帶著無儘回憶,加之語氣感慨不已,仿佛那天武中央之城武道繁榮盛況再現眼前。
以何楊這等武道天賦在天武大陸中央之城內不過浩瀚星空一顆渺小星辰而已。
此刻當真楊輝忍耐不住,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暗道:“真當老夫不曾去過那天武大陸中央之城麼?
天才多如狗,妖孽遍地走,此言倒是不假,可何曾聽聞過有誰如同何楊小子這般,在其武道修為僅僅達聚氣境便能領悟武道意誌者?”
何楊聞楊堅之言,不禁對那傳說中的天武大陸中央之城心生向往之情,躬身對楊堅道:“多謝老祖教誨,小子省得。對於武道天賦及勤於修煉這兩項,小子從不妄自菲薄,亦不敢自視過高。
唯一心向道、勤練苦思、逆流直上爾。”
楊堅微微額首道:“你小子不錯,不驕不躁,可堪造就。修武之人便該當銳意進取、越挫越勇。”
一旁楊輝著實聽不下去,你老人家淨是瞪眼說瞎話——還越挫越勇……
以何楊這小子當下悟性,尚且“挫”,那我等豈不是“挫”得羞於見人了?
不待楊堅再多說,楊輝取出一個儲物袋,隨手丟給何楊道:“小子,擊退凶獸的賞賜儘在此袋中,多為肉身修煉、壯大神魂的靈草、丹藥、寶物。
你為人族立下如此功勞,本老祖自然據理力爭,城主府及各大家族皆是紛紛取出其寶庫中儲藏珍稀之物。
嘿嘿,所獲頗多,所獲頗多。”
何楊聽聞??“收獲頗多”,立時作兩眼放光、欽佩不已狀,恭恭敬敬向楊輝拜謝。
楊輝對何楊此舉頗為滿意,擺擺手繼續道:“此次不敢說令各大家族傷筋動骨,亦是十去其三,足夠讓這幫一向慳吝的老家夥們肉痛好一陣子。
可惜我地靈城常年受凶獸圍困,資源有限,奇珍難覓啊。不過寶物品階雖然不甚高,但對你當下卻是大有作用,你須細細規劃,善加利用。”
何楊以神識之力探入儲物袋中,頓時不加掩飾,兩眼發出瑩瑩綠光。
這儲物袋內部空間比自己所用大出足有數倍之多,約摸五丈見方。
其中各類丹藥數十瓶,靈草多達數百種,三個紫色木紋箱子所裝俱為上品靈氣,其餘各類寶物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一柄黝黑長槍直立在一旁。
這柄黢黑的長槍整體造型簡潔古拙,並無絲毫光芒溢於其表,槍身上龍紋活靈活現,似要掙脫束縛,騰空飛去。
槍尖細長,非但鋒銳不顯,反給人以極其沉重壓迫之感。
楊輝再度露出老狐狸般的狡笑:“你小子儘可放心,鑒於此次何氏家族為我人族大義,傾其所有,以至家徒四壁,加之你小子貢獻出擊破凶獸之法,此心可表、此功必賞,各大家族對此大有補償。
嘿嘿,你何氏家族亦是獲益良多。”
何楊聞之,神色一動,並未多言,躬身再謝。
楊輝一改此前奸詐之態,正色道:“本老祖見你此前擊殺凶獸,所用的兵器長槍,乃是尋常百煉精鋼所鑄,不堪其用,故而特意將我楊家所藏數百年之龍紋長槍取來贈你。
此槍沉重異常,所用材質更是堅固無比,靈器亦不能損傷其分毫,為數百年前我楊氏家族於一密地探尋偶得,族中弟子多有嘗試卻無人可用。
眾多兵器鑄造大師愛不釋手,欲解析其材質並將其煆燒重鑄,然而想儘各種辦法亦是徒勞無功,難以溶化其分毫,無奈之下隻得將其藏於寶庫之中,作鎮庫之寶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