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玉死後,蘇昊並未立刻離京,而是留在京城處理各種瑣碎事物。
“侯爺,有人要見你。”一名侍衛匆匆趕來稟告。
蘇昊抬眸看著那名侍衛,“哪位要見我?”
“聽說來人正是朝中的八皇子,正帶著他的侍衛朝著這邊而來。”
蘇昊聽到之後眉頭一皺,譚曉怎麼會在這個時候來找自己?
“請八殿下過來吧。”想了片刻,蘇昊淡淡吩咐道。
沒多久,蘇昊在書房裡見到了八皇子譚曉。
“下官不曾記得與殿下有何交集。”蘇昊望向譚曉,神色平靜如水。
“侯爺不必驚訝,我隻是偶然間聽聞侯爺對於治國安邦頗具心得。”
“殿下謬讚了。”蘇昊謙虛地回答。
譚曉微笑道:“侯爺不必客氣,我確實有些許疑惑想要向侯爺討教,還請侯爺指點迷津。”
“殿下請講。”蘇昊示意譚曉坐下。
“關於朝廷上的事情,下官從小就耳濡目染。不敢妄自菲薄,但也僅限於紙上談兵,至今仍舊沒能為陛下分憂解難。不知侯爺可否賜教一二?”
蘇昊略作思忖,道:“殿下此言差矣,朝廷上的大事小事,都需經過深思熟慮才行。”
“哦?”譚曉露出感興趣的表情。
蘇昊頓了頓,繼續道:“比方說,殿下若真的想幫助陛下,最好的辦法便是建議陛下改革。當然,這樣做無異於逆天而為,稍不注意,就會落下口舌,被世人所詬病。因此,我等臣子應該謹慎行事,絕不輕舉妄動。”
“侯爺果真是飽讀詩書!”譚曉豎起大拇指稱讚蘇昊。
蘇昊微微頷首,又道:“再比如,殿下若想提拔親信,或者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亦不能太過激烈。畢竟朝堂上的事情千變萬化,誰也不敢保證某一件事情會發生突變,因此,我們必須穩打穩紮,不能操之過急。”
“侯爺所言極是!”譚曉認同蘇昊的話,朝堂上的事情,牽扯甚廣,稍有疏忽,將會引火燒身。
“其實,殿下想要學習的不是治國之術,而是如何把握朝政,如何駕馭群臣。”
蘇昊慢條斯理道:“殿下雖貴為皇子,卻並未參加科考,故而,對於朝中的局勢和文武百官的品性皆不了解。”
“侯爺是說,我缺乏基礎?”
蘇昊搖頭,道:“殿下乃金枝玉葉,自幼受儘寵愛。即使沒有基礎,依然是朝廷的棟梁。不過,殿下既已登臨帝位,必定會遇到許多阻礙,如何處置這些障礙,以及怎麼讓這些障礙消失,這就得靠殿下自己琢磨。”
譚曉陷入沉思。
蘇昊見狀,沒有再多說什麼。
片刻功夫,譚曉回過神來,衝著蘇昊拱手,鄭重承諾,“多謝侯爺提醒,譚曉一定銘記於心,絕不辜負侯爺的教誨。”
蘇昊擺擺手,示意譚曉不用放在心上。
兩人閒聊幾句,譚曉便告辭離去。
待譚曉走遠,一直躲藏暗處的沈玉終於現身,臉色陰沉。
他萬萬沒料到蘇昊會跟譚曉談合作,還提供幫助譚曉成長、掌控權利。
“他到底是敵是友?”沈玉緊蹙雙眉。
蘇昊的出現,令沈玉十分忌憚。
如果蘇昊是友軍,他日後肯定會成為沈家的勁敵;如果蘇昊是敵人,則會給沈家造成巨大麻煩。
想清楚前因後果,沈玉心亂如麻。
“不管是友是敵,先查探一番,若是能拉攏更好,不能拉攏再除掉他。”沈玉很快有了決斷。
“來人!”
一聲高喊,一名黑衣人閃身來到沈玉跟前,單膝跪下,恭敬問道:“主人,請問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