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給災民施粥,他們會感激涕零;第五天給災民施粥,他們會歌功頌德;第十天給災民施粥,他們會覺得理所當然。
當有天不施粥了,那些災民就會狠狠的咒罵,你憑什麼不施粥?
至於劉牧遇到什麼困難,有沒有辦法解決,他們是不會關心的。
所以趙海才會提醒劉牧,對災民好沒錯,但也要防著災民反咬一口。
“趙統領的話老成持重,我記下了。”
劉牧知道趙海不是在嚇唬自己,而是真心提醒。
“從我們的處境來看,災民隻是標,匈奴才是本。”
“隻要把本治好,標自然就會不藥而愈。”
“可這個本,很棘手啊。”
“你們有什麼辦法,能夠奪回居平關,把匈奴趕出去嗎?”
在座的眾人紛紛搖頭,兵力上大齊不占優勢,唯一的地利居平關,也被攻破。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翻盤,那可不是一半人能做到的事。
想到那天看到的匈奴大營,劉牧忍不住歎了口氣。
光憑自己手上的三千人,想要把匈奴趕走,根本是天方夜譚。
眼看著眾人默默無語,劉牧隻能擺擺手說:
“這個問題回去慢慢思考,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糧食的問題。”
趙棠兒和三位統領搖搖頭,他們除了等下一批糧草送到,沒有任何辦法。
“大人,我想到一個辦法。”
向來在這種時候很少說話的王信,突然開口了。
“什麼辦法?”
劉牧看著王信,很好奇他這個直來直去的糙漢,能想出什麼辦法。
“我們可以和周邊城池借糧!”
王信有條有理地說著自己這個主意的合理之處。
“那些城池離居平關遠,所以並未受到匈奴南下太大衝擊。”
“災民湧入的也少,糧食壓力必然沒有定城這麼嚴重。”
“他們那裡肯定還有餘糧!”
劉牧覺得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大家都是大齊的官,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
可抬眼就看到三位統領微微搖頭,似乎對這個辦法很是不屑。
“三位統領,你們覺得這個辦法怎麼樣?”
趙海坐在椅子上,搖了搖頭,直接了當的說:
“我覺得不怎麼樣。”
“附近城池雖然離得遠,但也必須考慮,匈奴南下的影響。”
“再者,地方官隻對自己所在地方負責,至於彆人的死活,與他們無關。”
“王信兄弟的想法不錯,但欠缺對大齊官場的基本了解,肯定不會成功。”
“不管能不能成,總得要試試才行。”
劉牧覺得趙海說的有理,但既然有辦法,總要試試。
“趙統領,明日你領五百騎兵,前去附近三個城池借糧,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李敢,你從府中的賬上支兩萬兩銀子交給趙統領。”
“就算借不到糧,總能從他們城裡的米鋪買一點吧。”…。。
眾人見劉牧連私房錢都拿出來了,不好再勸,隻能各自回去想辦法對付匈奴。
......
轉眼三天時間已經過去,出城借糧的趙海沒有一點消息。
趙棠兒急的團團轉,但劉牧倒是不放在心上,每天四處轉悠,查看施粥的情況。
“八殿下,多謝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