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公感覺到二皇子看過來的眼神,眼中飛快閃過一絲遲疑之色,但最終還是站了起來。
雖然讓很不願意在這個場合做出頭鳥,但卻知道自己彆無選擇,隻能緩緩開口說:
“諸位大人都在深思熟慮,那我就先拋磚引玉,說說我的淺見。”
“我覺得二皇子就是最合適的司祭,他是先帝長子,又為大齊立下汗馬功勞,還把三皇子和張何抓了,不管是論資曆還是論功勞,他做司祭完全沒問題。”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必須支持二皇子,所以就算再不願意,他也得做出頭鳥。
聽到慶國公的話,禮部尚書劉槐輕輕搖頭,反對說:
“二皇子的確為大齊立下汗馬功勞,可咱們現在選的是司祭,不是將軍。”
“應該看誰在京中更有名望,更有民心,這才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不是看打仗厲不厲害。”
劉槐原本就和秦鬆走的很近,現在見五皇子有機會登上帝位,自然要幫一把。
“我覺得劉尚書的話有些偏頗,民心名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能震懾四方。”
兵部尚書厲桐撚著自己的胡須,神色鄭重地看著眾人說:
“先帝殯天之後,西楚匈奴對我大齊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挑起大戰。”
“司祭必須要鎮得住場麵才行,我覺得二皇子更合適。”
五皇子看到兵部和工部,竟然支持三皇子,眼中忍不住有一絲恨意閃過。
之前工部和兵部和三皇子走的很近,沒少幫他打壓五皇子和他的人。
如今三皇子倒了,魏鼇和厲桐要找新靠山,八皇子明確不選司祭,他們隻能選二皇子。
不然等五皇子上位之後,肯定會想辦法把他們給收拾了。
“五黃子難道還不能鎮住場麵嗎?”
戶部尚書洪漫從眾人之中走出,先衝景帝的靈位施了個禮,然後繼續說:
“當初三皇子假傳口諭,將趙將軍秦相都抓起來了,五皇子臨危不亂,發出討逆細檄文。”
“若不是討逆檄文,二皇子和八皇子恐怕還不知道京城的變化呢!”
“難道如此冷靜果斷,智勇雙全的皇子,你覺得他會鎮不住場麵?”
剩下的大臣們也坐不住了,紛紛跳出來支持二皇子或者五皇子。
很快九個人就分成了兩派,兵部,工部,刑部和慶國公四人支持二皇子。
他們或跟五皇子不對付,或跟三皇子牽扯不清,都想著等二皇子上位後,可以庇護自己。
剩下的五人,秦鬆是五皇子的老師,立場根本用不著問。
吏部,禮部和戶部三位尚書支持五皇子,這些人都是文人,自然要保同為文人的五皇子。
這麼算下來,四票對四票,趙青的態度左右了整個局勢。
二皇子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他和趙青同為行伍出身,趙青很可能會支持他。…。。
五皇子也不緊張,之前他和趙青在牢裡呆了月餘,兩人的關係還算不錯。
趙青見到所有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臉上泛起一絲苦笑,早知道自己第一個說了。
現在不管他選誰,都會得罪另外一個皇子,可他又沒辦法棄權。
“這司祭,我覺得還是五皇子做比較合適,今天的晚祭他就做的不錯。”
沉默半晌之後,趙青最終還是支持了五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