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靜靜地坐在那裡,半晌不語,似乎在心底慢慢消化這些數字。直到被遠處的二皇子玩鬨的聲音驚動,才站起來正麵對著周顯庸道:“顯庸,雖然孤沒有完全弄懂你的意思,但孤看出來你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頗下了一番功夫,單這一點,孤就覺得你做了一件很了不起、很有意義的事,這是造福天下黎民的大事!”
他說著,招呼懷恩過來吩咐道:“公公,你現在即刻去戶部、工部,找沈大人(沈固是戶部尚書)和白大人(白圭是工部尚書),就說孤拜托他們列幾本重要的有關農桑的書籍名錄,找幾位屯田清吏司的明白人過來,孤要請教他們關於混種育種的事。”
懷恩答應著退下。
周顯庸在剛才太子站起來麵對他的時候,就趕快也站起來,等候在一旁。看著懷恩下去,他鄭重整理一下衣冠,端端正正給太子深躬作揖,無比正經道:“臣萬分感激太子幫忙,臣自己可沒這份麵子,這段時間急得臣東一頭西一頭到處瞎使勁,也不見多少功效!太子今番又幫臣一個大忙!”
太子麵容嚴肅,沉凝片刻,忽然也對著周顯庸深深一揖鄭重道:
“顯庸,孤一直看你貪玩又過分活絡,總感覺你除了喜歡習武,對彆的什麼事都不能沉下心好好學習。卻不料你心係天下百姓,肯花心思和功夫去做彆人根本想不到,也不願意做的事。孤替大明皇室和天下黎庶拜謝你,希望你以後一直都能這麼從彆人不願意入手的小事上開始,踏踏實實一點一滴去做真能利國利民的大事!”
周顯庸大聲應喏,然後豪氣乾雲道:
“臣也覺得臣做的這些雖然算不上什麼豐功偉績,但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說句該殺頭的話,蒙古人為什麼動不動就劫掠?因為以牧業為主,逢災荒年,必然是麵臨餓死的危險,隻有冒著生命危險去劫掠,才有可能活下去。這不全是饑餓鬨的嗎?
“臣一路進京,看到即便在京城周邊,仍然有饑寒交迫吃不飽飯的百姓,更何況是偏遠的地方。臣沒有什麼鴻鵠大誌,也不想建功立業、光宗耀祖,臣就想多培育出點高產糧食,能讓更多的人吃飽飯,更少的人餓死,那臣這一世就沒有白來!“
兩人好一番壯懷激烈地彼此鼓勵刺激,最後太子居然破天荒地伸出右掌學著周顯庸和二皇子常做的那樣,和周顯庸互相擊了一下掌。擊完掌,這位一向穩重的小太子麵頰微微有些紅,輕輕咳了一下,掩飾道:“快準備繼續上課吧!”
這天中午放課後,太子和周顯庸匆匆填飽肚子,就在書堂接待了三位專業人才:一位戶部糧長,一位戶部司農司少卿,一位工部屯田清吏司的員外郎。
從戶部糧長那裡,周顯庸和太子一起聽了近五年田地產值總數,賦稅、徭役、俸餉和財政支出。順便還了解了一些基礎的漕運支出以及賑災、黃冊人口增減、土地被兼並等等皮毛知識。…。。
從戶部司農司少卿那裡聽了一些初級的套種、輪作、各種施肥、除草,蟲害防治,抗病菌防治。
從工部屯田清吏司那裡聽了一些山林平原作物分布情況,以及軍屯與民屯之間的具體分彆,順帶還講了講國家對礦產、煤炭等管控情況。
周顯庸認真做了好幾頁筆記,等下午又開始上文史課時候,兩人才放這三位專業人才走,並約定好每天中午過來給他們講一個時辰的關於農田作物的知識。